回歸國有控股后的三峽新材(600293),加快了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步伐。9月27日晚,三峽新材發布公告,與公司關聯人宜昌高投共同投資成立湖北三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各發起人按認繳出資比例在未來3年內向科技公司投入不高于1.2億元的股本性投資。
公告顯示,科技公司注冊資本為 1000 萬元,三峽新材和宜昌高投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發起人的股本性投資主要用于研發設備體系建設資金(約6000萬元)、前瞻性玻璃新材料與技術研發(不超過6000萬元)。
三峽新材主營業務為平板玻璃及特種功能玻璃的生產和銷售、新型建材的科研與開發,200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湖北玻璃行業唯一一家上市企業。
去年,三峽新材原實控人許錫忠因卷入15億元的質押式證券回購等糾紛,被法院凍結了其質押的2.07億股該公司股票,后經多輪司法拍賣,失去控制人地位。而當陽城投(實控人是宜昌市國資委)通過司法拍賣、集合競價等方式增持三峽新材股份,成為三峽新材第一大股東。
去年12月,三峽新材通過換屆選舉,聘用新一屆高管,至此公司也回歸國企陣營。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685.55萬元,較去年同期-2572.77 萬元增加 6258.32 萬元。三峽新材表示,業績扭虧主要由于原材料和燃料采購價格下降,平板玻璃生產成本降低,毛利率增加。
根據半年報,三峽新材已有浮法玻璃生產線6條,日熔化玻璃液4150噸,年產量達到2760萬重箱,配套建設光伏、余熱發電站和環保設施;LOW-E鍍膜玻璃生產線3條,年產能2300萬平方米;玻璃精深加工生產線8條,年加工能力500萬平方米,是中部地區最大最強的優質玻璃制造商和供應商、玻璃精深加工基地。
不過,目前國內玻璃產品最主要的應用市場為房地產,此前由于市場需求的逐漸飽和以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玻璃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嚴峻挑戰。而隨著雙碳目標的確立實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高端制造業發展等原因,市場對高端深加工玻璃市場需求持續放大,玻璃行業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三峽新材表示,科技公司將致力于打造全國玻璃產業技術研究與創新應用示范高地,與理工類大學等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孵化打造三峽玻璃技術研發中心,依托理工類大學硅酸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圍繞玻璃新材料前沿領域開展系統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同時推動宜昌玻璃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區域玻璃產業鏈集群。
與此同時,三峽新材提醒,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宜昌產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宜昌高投100%股權,即宜昌高投為公司關聯人。不過,本次交易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不影響公司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