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槽烘烤的升溫原則
1、必須嚴格按升溫曲線升溫,不允許溫度有大的波動,若局部溫度點超過指標,可放慢升溫速度或保溫,待到規(guī)定溫度時,再按曲線升溫,溫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2、槽內各區(qū)開始按同一升溫曲線達到預定標準烘烤溫度區(qū)域時應保溫,應升溫的區(qū)域繼續(xù)按升溫曲線升溫。
3、在200℃以前低溫狀態(tài)下,錫槽耐火材料水分排出量較大,可根據具體情況打開邊封,加速水分排出,并可通過頂蓋鋼殼上打開的蓋板區(qū)排氣。
4、當溫度升至120℃時,錫槽前端冷卻水包、流槽唇磚冷卻水包、出口唇板冷卻器通水。
5、升溫前,扒渣機通水,確保一直不斷水。
6、溫度在300℃前使用水銀溫度計,溫度達300℃后,將熱電偶投入使用。
7、根據升溫的進展情況,按要求通入保護氣體。
8、槽底鋼殼溫度升至120℃時,啟動槽底鋼殼溫度的提髙,逐步開大風機出口閥門,增加風量,可考慮采用引射式天然氣噴槍加熱升溫。并根據具體情況,對各支、分支風管閥門進行調整,確保鋼板各部溫度均衡。槽底鋼殼的溫度不能大于120℃。
9、烘烤初期,流道的升溫靠逐步扒掉進口處的硅酸鋁纖維來實現。
10、渣箱的烘烤在加完錫后進行,靠逐步扒開錫槽尾端的密封保溫材料來實現。
11、在整個烘烤過程中,要注意各處的膨脹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12、在整個烘烤過程中,必須如實填寫相關記錄。
圖片
錫槽烘烤要點
各浮法玻璃生產線根據錫槽設計和耐火材料配置特點,烘烤時操作略有差異,通常按如下要點操作。
1、錫槽在200℃低溫升溫時邊封全部放在各自位置上,僅利用拉邊機操作孔、邊封的縫隙和大罩未封閉的入孔來散放槽內的潮氣,若潮氣過大,可根據具體情況打開邊封,以加速水分排出。
2、為使錫槽底磚底部的表面水和結合水能充分排出,當高溫區(qū)槽底鋼殼溫度達到150℃時再開槽底風機。開風機時先將風機出口風閥關閉,然后再開風機(若有變頻器則用最低檔啟動)。風機啟動后,再根據槽底鋼板溫度情況逐步打開風閥增加風量,并對各支風管閥門進行調整,確保鋼板溫度均衡。加錫前兩天使底殼溫度控制在120℃以內。
3、錫槽升溫時,不允許溫度有大的波動(溫度波動不大于±3℃),當局部溫度點升溫速度超過升溫曲線規(guī)定時,可放慢升溫速度或進行保溫,待到達規(guī)定溫度時,再按曲線升溫,原則上溫度只能升不能降。
4、每班應做好檢査、記錄工作:每小時記錄一次各處溫度、槽壓、保護氣體流量及各區(qū)調功器輸出功率;每2h記錄一次各處的膨脹數據;隨時巡査流道膨脹、槽底磚膨脹、槽體膨脹、槽體密封、電加熱元件好壞、水冷卻器出水溫度、槽底冷卻風風量、錫槽出口、過渡輥運轉等情況。
5、各區(qū)升溫初期按同一升溫曲線升溫,達到預定烘烤溫度的區(qū)域應保溫,未達到升溫曲線要求的區(qū)域繼續(xù)按要求升溫。
6、在水銀溫度計與熱電偶交替的時候要校正兩者之間的差值,并標注在升溫曲線和報表記錄上。兩者誤差較大時(一般為20?30℃),原則是取低不取高(例如:水銀溫度計為300℃,在線電偶由于距電加熱裝置較近會高出30℃,為330℃,則按300℃操作記錄,待360℃保溫時找齊)。
7、當溫度升到120℃時,錫槽端壁水包、唇磚水包開始通水,尾端水包、氮包通水,通氮氣。
8、保護氣體的通入。通入保護氣體前一定要將錫槽邊封、頂罩入孔密封好;通氫氣前一定要用氮氣吹掃干凈氫氣管道內的空氣;錫槽達到表1的溫度時通入一定量的氮氣和氫氣。
9、加錫后要密切注意錫液、石墨擋塊的氧化情況,需要時可增加氮氣和氫氣量。
10、當槽底鋼板溫度達到60℃時,可根據膨脹情況將槽底鋼殼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螺栓進行調整,以防底殼上翹。
11、錫槽頂罩內的溫度控制在250℃以內。
12、流道可按如下方法烘烤:
①流道開始升溫靠逐步扒掉錫槽進口處的硅酸鋁纖維氈,通過錫槽內的熱氣流來進行。
②當靠錫槽熱量溫度上不去時,可利用電加熱、柴油、天然氣或煤氣火來加熱升溫;隨時觀察測量安全閘板、調節(jié)閘板與流道蓋板磚和側壁的間距,當其間隙小于5mm時應及時調節(jié)閘板支架,以免閘板阻卡受力而損壞。
③按時檢査流道固定情況,觀察測量流道-流槽脹縫,一旦脹嚴應將螺栓全部松開,以便流道向熔窯方向膨脹,要防止流道向錫槽方向膨脹,使唇磚定位不準。
13、過渡輥臺可按如下方法烘烤:
在預計加完錫前一天,逐步扒開錫槽尾端的硅酸鋁纖維氈,用錫槽內的熱氣流來供烤,若烘烤溫度達不到550℃時,在引頭子時可考慮燒一些木柴升溫。要特別注意渣箱下罩底板與退火窯間不能有冷氣流對流間隙。在烘烤的全過程中,要注意各處的膨脹情況,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