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七屆SNEC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光伏展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光儲氫聯合展,也是全球光伏產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相較于去年光伏展,今年最大的亮點之一莫過于“鈣鈦礦疊層”成為多家行業巨頭的發力新方向。
事實上,以“降本增效”為核心宗旨的光伏行業,除了在研的鈣鈦礦疊層以及目前最主流的N型TOPCon技術外,還先后經歷了BSF電池、PERC電池、HJT電池、HBC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但在不同技術路線不斷升級的過程中,有一樣沒有被迭代甚至在組件成本中占比越來越高的輔材,就是光伏玻璃。目前中國的光伏玻璃產品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經超過了90%,中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出口國。
中國超50%的光伏玻璃來自安徽,優質石英砂成保供關鍵
石英砂和純堿是生產光伏玻璃所需最主要的原材料,二者成本合計占比超過70%。其中,石英砂的含鐵量高低成為光伏玻璃透光率的重要影響因素。普通玻璃因為含鐵量高,往往呈現綠色,導致透光率降低。光伏玻璃一般采用低鐵超白玻璃,其鐵含量不足普通玻璃的1/10,透光率在91.5%以上,而同等厚度的普通玻璃只有88%—89%,根據行業數據,透光率每提升1%,組件發電功率可提升約0.8%。所以,找到高純度的優質低鐵石英砂,提升產品透光率,成為光伏玻璃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
我國便于開采的優質低鐵石英砂礦源較少,主要分布在安徽鳳陽、廣東河源、廣西北海等地,其中,安徽省鳳陽縣石英砂資源豐富,覆蓋面積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達100億噸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超過99%,儲量、品位和綜合利用價值均居全國第一位,是全國著名的“石英之鄉”,華東地區玻璃產業用石英原料70%以上源自這里。正是基于優質資源的稀缺性,各家光伏玻璃企業紛紛在鳳陽布局高純度石英砂礦資源,以確保自身供應鏈的持久穩定。
截至2023年底,已有包括福萊特、南玻集團和亞瑪頓等光伏玻璃企業在鳳陽競得了高純度石英砂礦。其中,福萊特于2012年前后取得了儲量1800萬噸低鐵石英巖礦7號段礦權,推動公司石英砂采購成本下降約100元/噸;南玻集團與亞瑪頓也在2022年5月共同取得鳳陽縣靈山-木屐山礦區新16號段用石英巖礦的采礦權,累計查明玻璃用石英巖礦儲量達3091.91萬噸。
可以說,對于石英砂礦的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光伏玻璃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力。
“點砂成金”,產業集群規模化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擁有了礦砂資源,就地建設配套產線不論是從減少運輸損耗還是從提高生產效率來說,或許都是光伏玻璃企業最合理的選擇。據報道,在鳳陽政府“雙砂源、雙氣源、雙電源、雙水源”的政策扶持下,福萊特、南玻、亞瑪頓等三家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共投資286億元,在鳳陽建設了年產能達到1065萬噸的光伏玻璃產線,可以滿足180GW光伏組件生產的玻璃需求。
隨著光伏玻璃產線在鳳陽不斷落成,不僅與當地的鳳玻集團、確成硅等企業形成集聚,建成了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產線、最大單體高分散白炭黑生產線、最大太陽能光伏玻璃窯爐,還吸引了矚日科技、尚德電力等一批光伏玻璃下游的組件廠商來此落戶,形成了從石英砂開采到光伏玻璃制造再到POE膠膜、合金邊框、光伏焊帶、接線盒等一系列光伏組件配套輔材的產業集群,一方面為當地光伏產業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讓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充分享受到了產業集群規?;l展帶來的降本增效。
垂直一體化成為上市公司實現降本增效,增厚利潤墊的重要手段
光伏玻璃從原片到成品,一共要經歷超過10個步驟,且不同步驟間利潤分布并不均衡,所以垂直一體化也成為近年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垂直一體化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吃魚吃全段”的完整利潤鏈。
以光伏玻璃深加工環節的核心工序鍍膜來說,由于早期行業內產能不足,成品率不高且存在一定技術難度,一段時間內鍍膜的成本和價格都較高。根據當時專業從事深加工環節的光伏玻璃企業亞瑪頓的招股說明書數據,2011年前后,企業接受原片鍍膜委托加工的毛利率高達74%;而當時玻璃原片廠商的平均毛利率僅有31%。
近年來,隨著技術成熟和產能擴張,原片供應商為追求深加工環節的利潤,紛紛自行拓展深加工產線,推動深加工環節產能釋放的同時,也逐漸壓縮了深加工環節的毛利率。另一方面,深加工企業也迅速瞄準了上游原片生產乃至石英砂礦開采環節的利潤。從原料開采到原片加工,眾多光伏玻璃企業縱向擴張步伐加速,形成了目前光伏玻璃行業垂直一體化產能的發展趨勢。根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測算,實現從石英砂開采到深加工一體化布局的光伏玻璃企業,其綜合成本可以降低約10%。(齊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