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隆昌市內榮農高區黃土坡工業園,四川隆昌江龍玻璃公司(以下簡稱江龍玻璃公司)節能環保型玻璃全電熔爐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安裝、調試設備,為即將到來的點火做著最后準備。

江龍玻璃公司
“快了!6月就可以點火投產。”江龍玻璃常務副總經理曾蹄表示,該項目于2023年7月正式開工,僅1年內實現投產,將刷新江龍玻璃以及隆昌項目促建速度。這背后離不開隆昌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23年從小到大
企業成長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公司的成長一直和隆昌的發展變化同頻共振。”曾蹄介紹,江龍玻璃一直深耕玻瓶生產加工領域,在2001年,其前身——四川隆昌江龍玻璃工業有限公司就作為招商引資企業落地隆昌龍市鎮,自此與隆昌結下“不解之緣”。
二十多年來,江龍玻璃從一家占地20多畝、僅有100多位員工的小企業,變成了一家扎根隆昌、輻射西南,擁有11家子公司,集玻璃瓶研發、生產、物流運輸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2023年,該企業實現總產值7.46億元,帶動隆昌當地1600余人就業,成為企業與城市同頻發展的標桿。
而即將投產的江龍玻璃節能環保型玻璃全電熔爐項目,已經是江龍玻璃在隆昌投資建設的第8個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后,主要生產高檔玻璃特色酒瓶,供應貴州茅臺、貴州習酒、瀘州老窖、沱牌舍得等知名酒企。將為江龍玻璃持續壯大、向中高端領域邁進提供有力支撐。

廠房內部
據曾蹄介紹,江龍玻璃節能環保型玻璃全電熔爐項目簽約后的第一天, 他就被“拉”進了黃土坡江龍玻璃項目推進工作微信群。“群里都是涉及項目建設的各部門領導和有關工作人員。他們時不時詢問項目的安全評估、環保評估是否通過,進展情況如何,需要協調解決哪些問題……”曾蹄說,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不再糾結于許多“瑣事”,可以將眼光放在項目建設及企業生產等方面。
優渥營商環境
10天完成高壓線遷改主體工程
雖然開工到投產時間僅用1年,但江龍玻璃節能環保型玻璃全電熔爐項目的建成并非一帆風順,在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橫亙在項目上空的高壓線一度成為項目的攔路虎。
該段高壓線是四川和重慶的重要省際聯絡輸電線路,擔負著迎峰度夏期間川電入渝的重要任務。選擇遷改將涉及眾多部門、牽扯面非常廣。“但為了解決項目建設后顧之憂,遷改勢在必行。”內榮農高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這一問題,隆昌市內榮農高區牽頭組織、協調、跟進遷改工作,一方面同企業充分溝通,組織項目分段施工,另一方面積極對接國網四川省電力有限公司,協調遷改中涉及的停電、施工時間。
整個遷改建設工程于2023年8月5日動工,開始前期的準備。隨后經過隆昌市內榮農高區多方協調,該段高壓線在12月1日開始停電,隨后組塔、驗收、拆除等工程有序進行,僅10天時間就完成了整個遷改工程,為隆昌黃土坡工業園區入駐項目的順利推進鋪平道路。

項目航拍
積極轉型升級
傳統產業刮起“自動智能化”風潮
“我們將在這個項目引進智能檢測系統,可以有效滿足中高端客戶對產品‘零缺陷’的要求。”曾蹄表示。江龍玻璃節能環保型玻璃全電熔爐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建成網絡化、數字化、綠色化玻璃酒瓶生產基地。
“江龍玻璃掀起的這股‘風潮’也在影響著隆昌眾多的玻陶企業。”韓軍告訴記者,近年來,從江龍玻璃到金林陶瓷,再到碧檀陶瓷,一大批隆昌傳統玻陶企業也在積極引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以“智”賦能,推動玻陶產業轉型升級。
在隆昌金林陶瓷生產車間,工人只需要打開手機,千米之外就能控制窯爐中復雜的燒制、控溫等過程;在江龍玻璃第7個生產基地內,該公司測試完成了一條將上瓶、烤花、檢驗、下瓶等工序連接在一起的智能生產線,讓工人從繁雜單調的日常工作中解脫出來,專心做好技術工作。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參考智能制造國家標準體系和行業規范,打造智能化生產鏈條,大力促進企業降本增效,實現轉型升級。”隆昌市經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隆昌未來還將加快高端儲酒制品、日用玻陶、工藝美術品、光學玻陶等產品的研發同時,提升企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助力玻陶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30年,玻瓶陶瓷產業產值實現18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