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玻璃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收復了8月以來的回調的空間,多個合約創數月新高。當日近月合約FG2309創下年內新高,主力合約FG2401上漲78元/噸至1663元/噸,漲幅4.92%。
玻璃強勢上行,啥原因?
對于昨日玻璃期貨市場的表現,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僅從玻璃現貨的供需邏輯看,行情有些超出預期。
“上周末玻璃產銷偏弱,沙河地區平均產銷率僅70%,湖北地區平均產銷率僅50%,華東地區90%,華南地區85%。”中信建投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胡鵬表示,按照上周末的產銷率,市場預期周一玻璃期貨開盤后價格偏弱運行。
事實上,周一開盤玻璃期貨也是平開,但隨著原料端相關品種表現強勢,日內玻璃期貨受到明顯帶動,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對此,業內人士解釋說,玻璃期貨價格大漲,主要是受到成本端的帶動和需求樂觀預期影響。
“一方面,近期玻璃原料價格上行,成本端的支撐增強。另一方面,受國內房屋竣工面積高增速利好和‘金九銀十’樂觀預期影響,近期下游備貨積極性較好。”胡鵬告訴期貨日報記者,7月上旬至8月中旬玻璃產銷率處于較高水平,庫存連續6周下降,隆眾統計的玻璃企業庫存自7月初的279萬噸下降至8月中旬的205萬噸。成本端利好疊加預期改善,玻璃期價表現強勢。
“從玻璃期貨市場表現來看,2401合約的基差修復,一直是市場的關注點。”申萬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陸甲明表示,伴隨著主力合約的切換,上周玻璃期貨2401合約的盤面基差在400元/噸左右,昨日反彈之后,目前基差收窄至320元/噸。
在陸甲明看來,玻璃期貨盤中大漲的基礎也來源于自身基本面修復的情況。據他介紹,7月份國內玻璃庫存在相對的淡季累積至5300萬重箱,當時市場對于后市的悲觀情緒升溫。不過,隨后一個月伴隨著房地產保剛需的政策預期進一步明朗,市場供需的信心也在逐步恢復。尤其是玻璃的日融量逐步回升至16.935萬噸,玻璃庫存在淡季實現了逐步消化,截至上周國內玻璃庫存已經下降至3900萬重箱,表明短期供需的變化有好轉跡象。“考慮面向9月消費的玻璃采購并沒有結束,8月以來玻璃庫存的消化,更多體現在前期庫存高位地區,比如廣東、山東等地,這也表明玻璃供需好轉進一步確定。”他稱。
記者了解到,自8月上旬玻璃現貨價格連續上漲多日后,8月中旬玻璃現貨價格運行平穩,整體以穩為主。目前,玻璃處于強現實和弱預期當中,近月走勢強于遠月。
胡鵬認為,在竣工面積高增速背景下,“金九銀十”旺季預期較強,對玻璃價格有較強支撐。但中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下行尤其是開工面積大幅下降,可能使得四季度和明年的玻璃需求表現偏弱,市場對中長期玻璃需求較為悲觀。
對此,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魏朝明也表示,短期來看,旺季及保交樓預期階段性支撐現貨價格,但力度有限。在他看來,玻璃下游深加工企業回款困難問題有所凸顯,房地產商的利空消息抑制了深加工企業承接工程單的意愿,家裝需求年內或逐步見頂回落,玻璃需求強度存在下行風險。
“當前玻璃市場的驅動仍在于成本端和需求端,成本端的巨幅波動會使得玻璃價格運行中樞變化。而玻璃需求彈性好于供應彈性,需求變化和相對供應變化速度會對玻璃價格產生直接的影響。”胡鵬表示,站在當下時點,玻璃即將進入傳統旺季,成本上移、需求改善和潛在的地產利多政策都可能導致玻璃價格繼續上行。
“由于目前供需剛開始有明顯消化,反彈的趨勢也會有波折。”在陸甲明看來,遠月合約修復基差或延續至9月。同時,在這1個多月的時間里,若基本面有進一步的好轉,那么現貨也將進一步走強。
“如果基本面修復程度不夠,也不排除玻璃的估值修復行情結束。”陸甲明認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市場需要關注上下游采購情況和庫存的變化。“從盤面角度來看,也可以關注基差修復之后近遠月價差的表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