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貴州省2022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的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玻璃生產制造及玻璃深加工的民營企業。自2013年4月正式入駐畢節市七星關區經濟開發區以來,先后建成4條生產線,從生產玻璃基片到玻璃產品深加工,不斷向玻璃高端制造業進軍。

走進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機器轟鳴、作業有序,經過配料、融化、成型、退火、冷端等工序后,一塊塊玻璃原片成型。在成品工段,工人們正將經過自動檢測系統檢測后的合格產品,按照不同品級進行分揀,再由叉車運送、堆垛。

貴州臺記者陳思思:“大家看我身旁的這塊大玻璃,是不是很眼熟?當您漫步在商業街頭,置身摩天大樓,都能看到它閃耀的身影。這其實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建筑表皮上之的Low-E玻璃,也稱低輻射玻璃,它既能正常的透光,又能阻隔一部分熱能。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這種Low-E玻璃的生產工藝,是在普通玻璃的基礎上,進行挑選、清洗、鍍膜完成的。目前貴州只有一條Low-E玻璃生產線,正是我身后的這條,它從原料到加工完成,全部都是畢節制造。”

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管理中心副總經理魯小飛介紹:“這條Low-E生產線引進全球知名企業德國布勒萊寶公司的高端鍍膜設備,總投資5億元,2020年1月建成投產,日產量大概達到了2.5萬平方米,年產可以達到900萬平方米。”

Low-E玻璃生產線只是該公司向高端玻璃制造企業進軍的一個踏板。入駐畢節十年來,企業累計完成投資20多億元,還建成了兩條玻璃基片生產線,一條鋼化玻璃、中空玻璃和夾膠玻璃生產線,現已成為貴州最大的優質浮法玻璃、鍍膜玻璃、優質石英砂原材料的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公司玻璃板塊銷售三百多萬總量箱,營收三億元左右。

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連育評說:“上半年,浮法玻璃市場的整個供需結構在快速轉換,達到了量價齊驅的一種狀態。去年,我們在同期差不多8萬多噸的庫存,到今年同期的1一萬噸左右。市場是以貴州本省的地銷市場為主,省外為輔,主要在西南市場。”
立足畢節豐富的礦產資源,長期以來,該公司著力打造原料、浮法玻璃、初級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全產業鏈,累計獲得了35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推動玻璃生產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轉變。

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陳大慶說:“現在的下游客戶對市場的需求,也是同樣的往上走,所以我們也在適應市場,研發投入還逐步地在追加。在新項目上,我們主要是計劃進軍光伏產業,生產光伏玻璃和后期的光伏組件。目前有的生產線上,正不斷進行產品升級,往高、精方向發展,不斷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坐擁貴州省玻璃產業的“頭把交椅”,公司打破了貴州高端玻璃產品長期依靠外地的局面,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約5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上浮。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一份份政策大禮包精準發力,助力其高質量發展。

陳大慶說:“這些年,我們申報的有產業發展基金、大數據發展基金,現在正在申報的有大氣污染治理專項基金。國家的各個項目如果有政策的話,不管是工信系統還是發改系統,也會第一時間聯系公司,支持我們的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