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間,隆基綠能在德國舉行的Intersolar Europe 2023上正式宣布,經歐洲太陽能測試機構ESTI權威認證,隆基綠能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3.5%的轉換效率,再創新的世界紀錄。不久之前,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多家千億市值光伏龍頭相繼宣布產能擴張計劃,市場認為隨著硅料價格降幅有望趨緩,下游觀望情緒有望得到緩解,將促進需求的釋放。
短期內行業迎來多項利好,從市場反應來看,6月15日、16日光伏、新能源、鈣鈦礦等概念股連續走強。其中,金晶科技作為超白玻璃及純堿雙龍頭企業進軍新能源玻璃而備受青睞。
從近期機構評級來看,金晶科技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8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11.83。此外,2023Q1季報公募基金重倉股數據顯示,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混合、民生加銀聚優精選混合等6家公募基金新進重倉該股。
中金公司在深度研究報告中指出,金晶科技的超白玻璃市占率14%為第一梯隊,而TCO、Low-E玻璃都以超白為基礎,為公司快速進軍新能源業務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而下游客戶的擴產進度為公司的未來訂單提供了保障。
據悉,金晶科技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的600t/d薄膜光伏組件玻璃生產線(二期)于2023年5月18日成功點火,該生產線每年可以提供近3000萬平方米的太陽能玻璃。此前,金晶科技馬來西亞500t/d背板玻璃生產線(一期)于2022年初開始試生產,產品成功下線,已供貨第一太陽能。
在國內方面,金晶科技多條光伏玻璃生產線先后于2022年一季度投產,二季度開始陸續向組件頭部企業隆基、晶華、正泰和英利提供配套產品,公司透露,隨著良品率逐步爬升,年內盈利有望邊際好轉。
在TCO玻璃領域,金晶科技已具備兩條年產1500萬平方米TCO玻璃生產線,并于2022年9月公司啟動滕州二線600T/D玻璃產線升級改造成TCO玻璃產線項目,計劃在2023年第三季度點火、投產。去年10月,公司與纖納光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纖納光電未來若每增加1GW鈣鈦礦電池產能規劃,公司需配套不低于500萬平/年TCO玻璃產能,為該業務未來增長提供了穩定保障。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2025年TCO玻璃市場規模有望達百億元。根據機構調研,金晶TCO產品質量佳、注重導入大客戶,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量產的企業。未來公司TCO玻璃業務將受國內鈣鈦礦+碲化鎘下游需求催化、以及有望獲海外First Solar訂單,同時傳統玻璃和純堿業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一體化優勢。整體來看,中金公司給予金晶科技“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10.7元,對應23/24年18x/13xP/E,隱含30%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