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位于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華興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玻璃”)生產車間,陣陣熱浪撲面而來,一團團紅色的“火焰”落入行列機,經過融化、成形、退火等主要工序,變成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玻璃容器。這些玻璃容器被運往全國各地,成為食品、藥物等企業產品裝瓶出廠前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興玻璃是亞洲最大的日用玻璃企業、國內日用玻璃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宿遷項目于2007年落戶,分別于2007年、2018年完成了一期、二期工程的投資建設,建成年產18萬噸玻璃瓶生產規模的生產線。2021年,華興玻璃啟動三期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10億元,占地64畝,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

“4月14日,我們三期窯爐正式點火投入使用,宿遷基地可實現年產35萬噸輕量化玻璃瓶。”江蘇華興玻璃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侯志堅介紹,為全面滿足客戶訂單需求,公司在確保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調配充足生產資源,一手抓設備升級,一手抓生產管理。相比一期、二期,三期項目以智能制造為重點,采用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窯爐電腦自控系統、產品自動檢測系統等,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除了進軍數字化制造,公司還不斷推動產品升級迭代。目前,公司玻璃輕量化水平已提升至90%以上,各輕量化生產線均可長期、穩定、高效產出,輕量化產品產量占公司總產值的九成以上,成為華興玻璃站穩市場的“招牌”。
“宿遷項目發展如此順利,得益于宿遷一流的營商環境和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環境優勢日益凸顯,幫辦人員都很熱情,遇到問題找誰都能解決。”侯志堅說,從項目前期的各類準入手續,到建設過程中的各類評審,水、電、氣協調,到設備進場安裝,全過程、全鏈條都有專門的對接人員,政府提供的貼心服務,讓企業更安心地扎根宿遷、發展壯大。

談及未來發展,侯志堅信心滿滿。“目前,一期二期生產線每天都開足馬力,三期窯爐投入使用。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加持下,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將今年的銷售額穩定在15億元以上,實現質與量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