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咸陽高新區的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建設現場,一棟棟新落成的生產廠房和研發大樓映入眼簾。廠房內,施工聲、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數百名工人正穿梭在各工位,進行門窗安裝和水電氣配管作業。放眼望去,一座設施先進、功能完備的現代化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初見雛形。
“目前,項目一期規劃建設的生產廠房、綜合動力站、成品庫、裝配廠房、辦公樓等21棟單體已完成主體施工。”虹陽顯示(咸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琎介紹,“我們正加快推進水電氣配套工程及設備安裝,預計今年12月具備點火條件。”

該公司為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虹股份)下屬的全資子公司。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由該子公司總投資200億元,總占地面積730畝,規劃建設20座熱端窯爐和10條冷端生產線。其中項目一期投資91億元,于2022年開工建設,主要新建8座熱端窯爐和4條冷端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基板玻璃582萬片,年銷售收入19.3億元,帶動就業約1580人。
數字信息時代,新型顯示設備已成為信息呈現與人機交互的主要載體。透過一塊塊液晶屏幕,人們可以獲取信息、休閑娛樂;醫生可以“在線問診”和“遠程檢查”;工廠車間能夠實現無人化智慧生產……一塊顯示屏,蘊藏大市場。新型顯示產業在不斷賦予各行業領域無限可能的同時,自身也迎來了廣闊發展前景。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顯示面板年產能達到2億平方米,占全球60%左右,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屏大國”。然而,由于核心材料、關鍵裝備國產化率低等問題,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鏈仍存在薄弱環節。
高世代基板玻璃量產技術就是其中之一。作為顯示面板的核心基礎材料之一,基板玻璃生產技術復雜,工藝要求高,量產用于大尺寸顯示設備的高精密度、厚薄均勻、耐用性能強的高世代基板玻璃面臨一項項技術難題。正因如此,我國8.5代及以上高世代基板玻璃核心技術曾經無法實現自主可控,產品長期依賴進口。
“尋路人”始終在路上。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和項目優化,2020年,彩虹股份成功突破了G8.5+基板玻璃技術瓶頸,為實現高世代基板玻璃國產化替代夯實了基礎,對提升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技術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作為我省重點產業鏈之一的新型顯示產業鏈鏈主企業,彩虹股份引進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可充分轉化高世代基板玻璃創新科研成果,不僅填補了產業鏈“上游”空白,也為產業鏈“下游”企業降低了成本,將對我省新型顯示產業鏈起到重要強鏈補鏈作用。
2021年該項目簽約落地后,為推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咸陽高新區以專班護航、幫辦服務模式,全程為企業減負加力,推動項目建設“進度條”不斷更新。“各級有關部門在項目融資、用地、環保、用工等方面給了很多服務保障,這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劉琎說。
昂一個龍頭,帶一個鏈條,成一個集群。該項目預計可吸引30多家配套企業落戶咸陽高新區,新增產值70億元以上,進一步提升新型顯示產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