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國純堿企業庫存周數據出爐,新數據讓市場眼前“一亮”。本周全國純堿企業庫存降至58.13萬噸,環比下降18.54萬噸,環比降幅24.18%。市場雖然預料本周會繼續去庫,但如此之大的去庫力度超出市場預期。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純堿市場已連續6周呈現出去庫狀態,這一現象令不少市場人士困惑。如何解讀純堿市場“持續去庫”,廠家加速出貨意味著什么?這些貨源都流向了哪里?我們逐一來看看。
訂單充足,供需面延續較好態勢
5月26日,隆眾資訊數據監測顯示,周內純堿整體開工率90.06%,環比上調3.13%。周內純堿產量59.70萬噸,增加2.08萬噸,增幅3.61%。純堿企業庫存58.13萬噸,環比減少18.54萬噸,降幅24.18%。
“本周純堿生產企業庫存延續回落態勢。前期純堿期貨盤面沖高給出套利空間,期現商及終端需求訂單放量。物流恢復暢通后,前期待發訂單持續發運,庫存連續大幅下滑。”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魏朝明表示。
期貨日報記者觀察到,本周各區域純堿庫存均呈下降趨勢,其中青海地區庫存下降最為明顯。西北地區的純堿庫存較上周下降10.5萬噸,這也是本周純堿市場大幅去庫的主要力量。
“上周受青海西格線要進行提質增速消息影響,企業出于對后續物流的擔憂,出貨速度加快,庫存下降明顯。另外,輕堿方面,4月份出口量繼續增加,海外訂單量好。”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周小燕表示,“持續去庫”從側面也印證了純堿供需基本面延續向好態勢,訂單充足。
據她介紹,光伏玻璃隨著前期點火線陸續引產,需要備貨進行生產,對純堿需求也有拉動。另外,浮法玻璃廠近期進行了剛需補庫。整體看,需求情況較好,純堿企業訂單充足,有些企業訂單已經持續到月底,不得不控制接單或不接單,有企業訂單維持半月以上。
國內某純堿生產大廠也向記者證實,廠家訂單在持續增加,部分廠家的訂單有排到6月底,這些訂單流向較為分散,有流入貿易商、下游企業的,也有部分出口。
據純堿現貨資深人士介紹,目前,純堿企業訂單和待發量高,純堿現貨價格走勢相對堅挺。受國際環境影響,國外純堿成本及價格上漲,國內需求訂單增加,出口量有一定增加。
此外,純堿庫存水平的持續下降與下半年相對偏強的市場預期有密切關聯,良好的市場預期推動中間環節及終端提前備貨,顯性庫存隱性化。
浮法玻璃市場情況或決定純堿去庫節奏
經過連續6周去庫后,目前純堿廠家庫存處于中性偏低水平。
事實上,截至5月26日,純堿企業庫存58萬噸左右。從庫存的絕對值看,企業庫存比過去兩年同期偏低。
周小燕表示,往年這個時候,企業庫存還處于累加狀態,要等到夏季檢修高峰期,才會迎來下降。而今年庫存下降時間提前,下降力度也有所加大。
“近些年純堿庫存經歷了大幅波動,目前庫存50萬噸左右,相比2020年同期的150萬噸,處于較低水平,但與2017年和2018年同期的30萬噸左右相比,仍難言極端低位。至少從直觀可得的數據看,純堿高庫存的狀況已得到部分緩解。”魏朝明說。
申銀萬國期貨分析師陸甲明告訴記者,從歷史角度看,5月純堿去庫還是累庫并沒有特別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前期庫存如果處于高位,那么5月企業往往檢修居多,利于去庫。
“純堿目前整體價格估值仍處于高位。國內純堿生產主要有兩種工藝,其中,氨堿法工藝利潤維持在1150元/噸;聯堿法利潤逼近2400元/噸。”在陸甲明看來,目前廠家利潤的持續高位,也反映了純堿供需面偏強的格局。
魏朝明認為,在浮法玻璃產能相對平穩的同時,光伏玻璃產能及產量增加的趨勢是確定的,重堿需求維持升勢。“以2020年的經驗看,輕堿下游恢復的速度偏慢的,受輕堿需求偏弱拖累,純堿的弱勢延續至當年年末。”在他看來,純堿的高利潤帶動純堿裝置開工率創出新高,市場關注的檢修預期或難充分兌現,后期需關注光伏玻璃產線點火及輕堿需求恢復情況。
“從中期來看,由于純堿庫存已經大幅消化,后續的去庫或轉為低速去庫,對市場的情緒以及純堿價格的影響會下降。”陸甲明表示,相對于純堿庫存的有效消化,目前市場更需要關注下游浮法玻璃企業何時能完成自身的庫存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公布的玻璃庫存數據顯示,全國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增加276萬重箱至7628萬重箱。“中期看,玻璃自身供需狀況若無改善,那么最終還是會向上傳導,并拖累純堿。”陸甲明說。
周小燕也認為,輕堿需求和光伏玻璃需求目前較好,需求端最大的風險點仍在于浮法玻璃。
“浮法玻璃繼續累庫,現貨價格繼續下降,利潤繼續壓縮,梅雨季節來臨,玻璃廠家存在一定的去庫壓力。雖然基本面繼續走弱,但引發玻璃廠檢修的概率不大,浮法玻璃生產剛性支撐仍在。”在周小燕看來,目前純堿企業訂單量充足,加上6月份有堿廠計劃檢修,純堿供應有望下降,純堿廠家將延續去庫狀態,但去庫力度或較之前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