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功能視窗及外觀防護零部件行業領先企業。公司成立19年來,始終致力于技術創新,通過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華麗轉型,先后成為蘋果、三星、華為、vivo、OPPO、小米、特斯拉、亞馬遜等大客戶新品的核心供應商。
自2009年4月瀏陽基地投產以來,藍思集團營業收入已經增長上百倍,總資產超700億元;藍思科技已連續11年位居湖南進出口額第一名。2021年,藍思科技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79位、湖南企業100強第五位。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2021年新認定及全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藍思科技公司上榜,這是公司繼省級企業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以來,認定的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
持續圍繞技術創新做文章
藍思科技成功背后的商業邏輯——圍繞“技術創新”做文章。
“在公司創立初期,我們就將‘技術創新引領行業潮流’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說,2002年,藍思科技開創將手表玻璃加工工藝移植到手機的先河,奠定了藍思科技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基調。
“2004年,公司研發的防護視窗玻璃率先應用于摩托羅拉V3手機上,這是全球第一款銷量過億的手機。蘋果從第一代手機開始,藍思科技就是重要的產品研發、生產合作伙伴之一。”該負責人介紹。
把玻璃工藝做到極致,藍思科技不斷在技術上突破。如,在國內首次使用玻璃孔位拋光與截面拋光技術,解決防護玻璃微裂紋造成易破碎的難題。
憑借一項項技術首創,藍思科技逐漸成長為視窗防護玻璃行業的引領者。據介紹,藍思科技生產的視窗防護玻璃,是一種具有強度高、透光率高、韌性好、抗劃傷、憎污性好、聚水性強等特點的玻璃鏡片,既要求內表面能與觸控模組和顯示屏緊密貼合,又要求外表面有足夠的強度,達到對平板顯示屏、觸控模組等的保護、產品標識和裝飾功能。
從“制造”向“智造”飛躍
藍思科技是業內最早研發、制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制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2010年起全面推動整體生產自動化戰略。2014年開始大規模自研、自產和導入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2016年,成立藍思智能機器人(長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工業機器人和高端智能制造裝備。行業首條自動印刷線、烘烤線、褪鍍線等就是“藍思造”。
“視窗防護玻璃的生產過程,需要經過上百道加工及檢測程序,包括開料、研磨、絲印、清洗、拋光、鍍膜等步驟。”藍思科技技術負責人介紹,以鍍膜為例,早期鍍膜需要工人用肉眼觀察玻璃顏色的變化,通過顏色變化判斷鍍膜時間,手動鍍膜;而導入自動鍍膜機以后,只需設置好參數,機器通過自主判斷完成鍍膜工藝,極大節省了人工成本與時間成本。
該技術負責人介紹,基于智能化建設,企業還自主研發搭建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藍思云”,并充分應用AI圖像識別的精準定位、測量及識別功能,優化生產精度,實現了技術、工藝、設備及配套軟硬件高度融合。
如今,憑借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載電子等領域玻璃組件全球龍頭地位,以及藍寶石、陶瓷、金屬、觸控模組等零部件的高比例市場份額,藍思科技已實現從外觀零部件生產向外觀與功能零部件生產及組裝的綜合廠商的轉變。
搶占新賽道布局新業態
實際上,不僅生產玻璃,這些年,藍思科技還積極推進業務多元化布局,已切入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領域。
從2015年開始,藍思科技積極布局和拓展智能汽車業務。圍繞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藍思科技研發、批量生產了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儀表盤組件、B柱組件、車載裝飾件、大尺寸新型汽車玻璃(如天幕、側窗、擋風等)、充電樁等產品,并積極探索玻璃、金屬、藍寶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目前,藍思科技已成為特斯拉全球核心一級供應商,并與賓利、保時捷、奔馳、現代等20多家汽車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光伏玻璃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輔材。藍思科技看好該行業前景,去年底斥資1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南藍思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玻璃產品、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光伏發電項目等業務。
“藍思科技是一家創新求變的公司,我們一直采用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的三級研發體系,始終保持技術行業領先。”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說,不管是從2D、2.5D到3D玻璃,還是從手機到汽車到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都會緊跟市場潮流,提前做好戰略布局和技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