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近期公布的情況顯示:宿遷去年引進中玻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等功能玻璃材料項目10個、協議總投資150億元,4個列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4.5億元,推動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到31家,全年累計實現產值46.72億元、同比增長25.12%,功能玻璃材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持續優化。
正加快建設的宿遷中玻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由中玻控股集團投資85億元建設,項目一期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光伏玻璃原片1200萬重量箱、新能源封裝材料5000萬平方米,二期規劃建設6條100MW/a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生產線、2條1萬t/a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生產線。“我將借力快速發展的宿遷,把這個項目打造成國內新能源產業重要基地。”對項目發展前景,中玻控股集團有關負責人信心十足。
素有“玻璃之城”美稱的宿遷,2020年時,功能玻璃材料產業就已初具規模,產品涵蓋家電玻璃、光伏玻璃、鋼化玻璃、電子玻璃、玻璃纖維制品等,當年規模以上功能玻璃材料企業銷售收入38.5億元。“為推動宿遷功能玻璃材料產業在更高起點上實現高質量發展,自2020年起,我們將功能玻璃材料產業鏈納入全市20條重點產業鏈來大力培育壯大。”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峰說。
充分發揮全市功能玻璃材料產業鏈集群優勢、骨干企業優勢和全產業鏈配套優勢,宿遷成立由市科技局牽頭的培育專班,協助掛鉤聯系市領導落實“十個一”工作機制,全力以赴推動固鏈穩企,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全力打造一批“鏈主企業”、“隱形冠軍”和知名品牌,增強功能玻璃材料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全力以赴推動固鏈穩企,宿遷產業鏈招商作為功能玻璃材料產業鏈培育關鍵一招,在全面調研情況、研判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科學編制招商圖譜,瞄準行業龍頭,大力“擇商選資”,力求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強化龍頭示范引領,促進產業鏈向高端演進;另一方面突破上下游關聯項目,強化產業鏈規模與實力,加快形成上下游銜接、大小配套、結構合理的產業集群。
宿遷去年引進中玻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等功能玻璃材料項目10個、協議總投資150億元。強鏈方面,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160萬平方米綜合AG玻璃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補鏈方面,組織沭陽華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關高應力防火玻璃、低電壓控制內置百葉中控玻璃等項目;延鏈方面,新簽約江蘇輝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玻璃陶瓷、玻璃器皿等。
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宿遷依托宿豫、沭陽、宿遷經開區等功能玻璃材料集聚區,全面提升創新載體建設水平。重點鼓勵著眼于提升相關園區玻璃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強化科技基礎設施配套,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以更大力度、更廣范圍集聚科教資源,以科技創新突破帶動產業升級發展。
記者了解到,全市重點建設玻璃材料研究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尋求最前沿的技術研發專家或團隊,開展產業共性技術攻關,提供產業共性公共服務,并加強研究院管理服務團隊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力爭實現“一產業一服務平臺”的格局,全方位支撐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圍繞打造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宿遷還建立政府層面的協調機構,進一步發揮發展引導資金作用,鼓勵支持大中型功能玻璃材料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全面建立研發機構,提升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水平和支撐企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深層次激發轉型發展潛力和動能。
為確保各項培育措施落到實處,全市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市縣聯動、多方發力、協同配合,特別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行“表格工作法”,動態更新問題清單,定人、定責、定時解決到位。
錨定“到2023年,打造2個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和一批億元以上的龍頭骨干企業,功能玻璃材料產業產值達50億元;到2025年產業產值達200億元”目標,宿遷正樹牢“主動”心態、強化“拼搶”意識、激發“進取”精神,埋頭苦干、干在實處,加快推進功能玻璃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