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5億元的福萊特二期、30億元的硅谷智能一期竣工投產,總投資50億元的南玻光伏玻璃、15億元的漢韋光電等項目加速推進,6億元的矚日科技光伏組件一期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創造了項目建設“鳳陽加速度”……時值寒冬,但在鳳陽各大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抓項目、搞建設、謀發展的熱潮滾滾而來。
近年來,鳳陽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利用區位、資源優勢,率先謀劃、搶灘布局千億硅谷,傾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先后引進了福萊特、亞瑪頓、南玻等一批頭部企業落戶鳳陽,與鳳玻、確成硅等企業形成集聚,構建了以石英巖礦開采加工為源頭,光伏玻璃、日用玻璃、建材玻璃、硅化工、特種光電玻璃競相發展的產業布局,建成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產線、最大單體高分散白炭黑生產線、最大太陽能光伏玻璃窯爐,獲批省級硅基新材料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復評通過“中國日用玻璃產業基地”。2021年1至10月,該縣硅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89家,實現產值144.5億元,預計全年規模以上企業數將達90家,較上年增加14家,產值達到170億元。
抓保障,強落實。近年來,鳳陽縣堅定不移驅動“千億硅谷”發展引擎,成立高規格千億硅谷智匯大基地建設前線指揮部,連續召開58次調研調度會,縣委書記和縣長參加,圍繞項目謀劃到投產聽取各方意見,并切實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一對一實施幫扶;堅持規劃政策引領,先后編制完善了《鳳陽縣硅基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出臺了《關于加快打造千億硅谷智匯大基地的實施意見》,全縣硅產業發展形成了規劃引領、政策支持、高頻調度、部門落實的工作體制機制。
抓招商,強后勁。構建“165+N”全員招商體系,新組建5個招商分局和光伏產業等六大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專班,全力推進“雙招雙引”。積極打造“亭滿意·鳳如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設立企業幫辦代辦窗口,30名縣級負責同志、57家單位對口幫扶236家“四上”企業、88個重點項目,實現重點企業和項目全覆蓋。今年以來新簽約總投資55億元的亞瑪頓大尺寸顯示器、15億元的5GW中福大明光伏組件等53個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178億元。
同時,該縣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增強內生動力。開展招才引智,做好“引育留用”四篇文章,舉辦第一屆“智匯鳳陽-中都杯”創新創業大賽,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丁文江院士工作站落戶鳳陽,創富小崗與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成功簽約。今年1至10月份,全縣182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總額達6.45億元;已入庫推進24個硅基工業轉型升級(技改)項目,新增戰新企業19家、新增高新企業20家,總數分別達到44家、34家,全縣市級以上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達14家。
抓平臺,強承載。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用足用好國家發改委集聚區“24條”專屬政策,全面提升園區綜合平臺功能。著力優化“一區七園”承載平臺,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橫貫東西投資16.75億元的G345鳳陽段全線通車,投資10億元的臨淮關淮河大橋建設進展順利,G36寧洛高速增設小崗村高速出口獲得批復,明巢高速小崗村出口連接線完成施工圖設計,鳳陽港霸王城作業區公用碼頭項目開展方案設計,方圓、方正以及循環園等3個工業標準化廠房基本建成,大廟石英產業園基本成型,投產企業33家。目前,作為省委、省政府振興皖北戰略重點支持建設的南北合作共建園區的鳳寧產業園,以硅基產業為主導產業,共引進企業92家,簽約124個項目,總投資878.77億元,鳳寧園畝均投資強度已超過150萬元,畝均稅收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