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和生態意識,在綠色能源設備制造方面,建設、培育了一批大項目、大企業,尤其是光伏產業發展“一馬當先”。據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在建、已簽約開展前期工作和在談光伏產業重點項目51個,總投資121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44億元;今年1至10月份,實現產值305億元,同比增長超100%。
產業生態日趨完善。我市積極拓展太陽能光伏新興產業,圍繞光伏上下游產業鏈,著力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除多晶硅料以外,已建立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光伏邊框、封裝膠膜、光伏背板等日趨完整的產業鏈。截至10月底,我市光伏組件、光伏玻璃、光伏電池等產能分別達33GW,280萬噸、11GW,分別占全國總產能的11%、21%、5%;建成華東院天長東大圩140MW等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累計建成光伏發電裝機94萬KW。
龍頭企業加快集聚。我市在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等重點領域,已先后培育和引進福萊特、隆基、晶科、東方日升、英發、陽光電源、通威等一批全球排名居前的行業龍頭企業,其中隆基光伏組件出貨量位居行業首位、福萊特光伏玻璃出貨量位居行業第2位。
技術水平全球領先。我市光伏制造業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在滁部分光伏企業科技水平遠超同行,處世界領先。隆基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06%,異質結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3%,均為世界最高紀錄;晶科N型單晶硅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5.4%,刷新了世紀紀錄;東方日升將異質結組件功率最高世界紀錄提升了160W以上,超大尺寸組件功率超700W,為規模化生產和產業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電站資源較為豐富。為加強地面光伏電站規劃管理,我市統籌考慮電網接入、土地性質等因素,優先利用廢棄礦山、灘涂、荒山荒坡、閑置水面等未利用土地,結合農業大棚、觀光旅游、漁業牧業養殖(如光明乳業)等,因地制宜開展光伏電站資源普查工作。據初步摸排,全市可開發建設地面光伏電站規模達700萬千瓦,屋頂光伏電站規模達400萬千瓦,電站資源較為豐富,開發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