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的上游原料,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是晶硅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因此光伏玻璃行業是光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研報告網
光伏玻璃種將太陽能光伏組件壓入,能夠利用太陽輻射發電,并具有相關電流引出裝置以及電纜的特種玻璃。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的上游原料,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是晶硅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因此光伏玻璃行業是光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光伏玻璃主要分為超白壓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
光伏玻璃分類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光伏玻璃產業鏈中,上游是由低鐵玻璃、太陽能電池片、膠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屬導線等組成;中游光伏玻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于晶硅電池的封裝蓋板玻璃,另一種是用于薄膜太陽電池的透明導電膜玻璃;下游為光伏玻璃的應用,可用于制造光伏組件、光伏屋頂、光伏幕墻等。
光伏玻璃產業鏈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隨著我國光伏發電技術不斷進步,我國光伏玻璃產量也逐年上升。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光伏玻璃產量由2016年3.56億萬平方米增至2019年4.97億萬平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76%;據預測,2021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玻璃產量可達5.94億萬平方米。
2016-2021年太陽能光伏玻璃產量、增速及預測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玻璃銷售規模由2016年104.0億元增至2019年141.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7%;預計2021年我國光伏玻璃銷售規模可達165.5億元。
2016-2021年我國光伏玻璃銷售規模、增速及預測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一、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指的是供應商提高投入價格或通過降低投入和服務的品質來增加產業成本的能力。目前,我國光伏玻璃供應商主要是原材料(低鐵玻璃、太陽能電池片、膠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屬導線等)生產廠家。其中,我國原材料生產廠家數量眾多,其議價能力較弱。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光伏電池產量由2016年7681.0萬千瓦增至2020年15728.6萬千瓦。2021年1-5月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7964.5萬千瓦,同比增長58.7%。
2016-2021年1-5月光伏電池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一般來說,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目前光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下游客戶多為消費者,隨著產品不斷升級,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也會不斷降低。
三、新進入者的威脅
我國光伏玻璃相關企業注冊量呈現平穩態勢,并自2015年開始穩定增長,在2019年注冊量達到十年來的峰值。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光伏玻璃相關企業注冊量為471家,2021年1-4月我國光伏玻璃企業注冊量為94家,同比下降36%。
2015-2021年1-4月光伏玻璃相關企業注冊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從地域分布來看,截至2021年4月我國廣東省光伏玻璃企業數量為777家,位居第一;江蘇和安徽分列第二、第三名,企業數量分別為423家、325家。
2021年4月我國光伏玻璃相關企業地域分布TOP10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四、替代品的威脅
兩個處于同行業或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于所生產的產品是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互相競爭行為,這種源自于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目前光伏玻璃行業的產品本身并無外在的替代品威脅,行業主要體現為各種光伏玻璃產品內部不同材料和工藝產品之間的替代威脅。雙面雙玻組件是一種能夠用正反面接收太陽光進行發電的電池組件,現在組件發展趨勢從以前的單玻向雙玻發展,原因是玻璃的抗腐蝕性,耐磨性,不可降解,阻燃性等優勢比背板優異太多,安裝后光伏組件的安全性,對電池片的保護強度,使用壽命都會有一定的提升。
雙玻組件和單玻組件特點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五、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光伏玻璃行業經歷政策變動、技術提升、價格暴漲等因素變遷,在充分市場競爭下已經形成龍頭市場份額集中、生產基地區域集中的格局。目前,光伏玻璃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金信太陽能、南玻、中建材等企業。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信義光能市場占比最大,達31.7%;其次為福萊特,占比為20.3%;彩虹新能源市場占比為7.8%。(TJL)
2020年我國光伏玻璃生產企業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