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有條不紊地推動疫苗接種工作,截至6月30日,我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數量已達142267.5萬劑次。我國巨大的疫苗接種需求,推動了對疫苗用玻璃瓶的主要材料——中性硼硅玻璃需求量的急速攀升。
中性硼硅玻璃具有化學穩定性強、耐沖擊性好、抗冷熱性佳等優勢,能最大程度保證疫苗的質量,因此,中性硼硅玻璃無疑是新冠疫苗瓶最合適的材料。
不過中性硼硅玻璃雖好,制造難度卻不小。中性硼硅玻璃的液態黏性高,對工藝的要求十分高,有著拉管環節、原材料不易融化等諸多難點。而且,中性硼硅玻璃的制造成本也高。
因此,一直以來我國采用低硼硅玻璃與鈉鈣玻璃作為醫用玻璃。在中性硼硅玻璃上我國使用量不高。
在新冠疫苗用玻璃瓶中,我國中性硼硅玻璃缺失的弊端顯露,高度依賴進口。德國肖特因此從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在2019-2020財年,肖特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達2.8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不只是在中國市場中,在全球市場中肖特都占據重要的地位。
在全球中性硼硅玻璃市場中,肖特便占據了半壁江山,地位顯赫。如今,全球90%的獲批新冠疫苗所采用的藥用中性硼硅玻璃,更是均出自肖特之手。
可以看出,肖特已經在中性硼硅玻璃市場中實現了穩固的壟斷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肖特玻管事業部在中國建成首個工廠,用于生產中性硼硅玻管,這也是肖特在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
工廠投產后,在中國需求量龐大且不斷增長的中性硼硅玻璃市場中,肖特無疑將占據更多的份額,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對中國來說,肖特在中國建廠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這能夠彌補我國中性硼硅玻璃產能短板,而且肖特還將首次將玻璃熔化的核心技術引入中國,填補我國技術空白,這于我國中性硼硅玻璃發展有利。
當然,中國中性硼硅玻璃高度依賴進口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為改變這一局面,中國企業也在努力。
目前,我國已有中建凱盛君恒、山東藥玻、重慶正川等企業,正加緊生產與國產中性硼硅玻璃,推動我國中性硼硅玻璃進一步實現國產替代。
希望在這些中國企業的助力下,中國中性硼硅玻璃能實現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