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開啟“碳中和”征程的元年。今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一時間,“碳達峰”和“碳中和”成為熱詞。
作為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自1984年成立的南玻集團,37年始終堅守制造業,不改初心。無論所處行業市場周期如何起伏,南玻實現了企業的始終盈利,其中的內核之一便是持續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這不僅鑄就了中國南玻節能玻璃的高端品牌,更彰顯了南玻積極主動踐行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意識。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趨勢,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碳排放交易和指標考核將引導、督促企業的發展轉型。
加大環保投入 率先實現節能減排
“企業可持續性的核心是將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企業在為社會提供必需的、受歡迎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創造價值,又不斷的去適應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和國家政策法規的需求。”南玻集團副總裁、管理委員會主任何進表示。
落實到企業,節能減排是可持續發展中永恒的話題。行業內,南玻率先投入十幾億元對所有玻璃熔窯爐技改,全部產線采用清潔能源天然氣,斷然淘汰重油等燃料;所有玻璃熔窯爐都安裝煙氣脫硫、脫硝環保設備,實現超低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污染物排放值;窯爐煙氣熱能全部回收發電;工業廠房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2020年,全公司余熱發電量達2.4億度,光伏發電量達1.2億度,自發電量已達到集團總用電量的32%;廢水回收灌溉,大量采用綠色節能材料,2020年度整體CO2排放量較2019年下降1.6%。據何進介紹,南玻集團目前已有五家子公司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同時位于環保政策執行非常嚴格的河北的兩家子公司陸續通過國家級環保A類企業的認定。
這兩年南玻集團在工業化、信息化的兩化共融發展建設加速,而且還在繼續加大投入。“南玻集團實施戰略的路徑很清晰,就是挖掘數據潛力,在數據分析應用上對全面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智能工廠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反映在宏觀層面的結果是產品能耗強度持續降低、人工和度電產值不斷提升,物盡其用,促進極大化的清潔生產,踐行雙碳目標。”何進表示。
堅持技術創新 助力達成“雙碳”目標
南玻集團副總裁何進表示,“坦率說,現階段‘碳達峰’目標是一場國家之間、不同行業之間以及同行之間的碳資產博弈,這是全體社會參與產業變革。比如我們所在的玻璃產業,以‘節能減碳’為手段的玻璃行業改革,將帶來全國范圍內玻璃行業的格局重塑。一部分能耗不達標的玻璃制造企業關停在所難免,未來碳達峰10年過程,留下來的玻璃企業一定是大規模使用清潔能源,并通過精細管理消耗社會資源最低,同時卻能為社會提供更加節能低碳的玻璃產品的企業,整個玻璃行業將迎來一個難得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的良機。”
面對未來的環保趨勢,南玻集團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并借鑒其它行業的做法,將會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逐步加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和產品結構調整,減少碳排放。比如:繼續加大投入建設工廠屋頂光伏電站等;
2、通過創新工藝、新技術減少生產環節碳排放。比如:河北南玻、清遠南玻一窯兩線、肇慶節能玻璃全自動化生產線;
3、建設綠色節能型工廠,減少碳排放。南玻新項目建設一直秉承“好環境、好工作、好生活”的理念,創建“綠色花園工廠”,未來將加大綠色節能材料的應用、熱能回收及廢水回收;
4、繼續堅持精細化管理、基礎標準管理、降本增效日常運營管理活動,不僅創效,而且助力節能減排;
5、加大節能保溫玻璃的研發和生產力度,提供更多節能產品,降低建筑運營能耗水平。嚴格來說,通過節能建筑玻璃產品降低建筑碳排量可以對沖生產平板玻璃的碳排放,最終實現整個集團的“碳中和”目標。
南玻集團相信,“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會強化綠色發展自律及強制淘汰機制,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及健康發展。南玻將持續積極踐行“為社會提供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產品及服務”的使命,在節能產品領域深耕不輟。過去南玻在這一領域自主研發了諸多節能產品,例如適用于北方的保溫產品系列、可見光熱輻射隔絕能力更強的三銀低輻射玻璃、光伏玻璃產品等等,未來,在碳達峰、碳中和時代,節能減排,相對的低能耗、高能效給南玻節能玻璃產品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