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小的空間、最短的時間,生產出最優質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不僅是滄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也是我市“十佳科教先鋒”、公司董事長王煥一創業30年來最生動的寫照。
1992年,當時只有26歲的王煥一與親友合作,籌集資金購買了2臺制瓶機,在老家滄縣注冊了前侯玻璃包裝材料廠,開始生產藥用玻璃瓶。
由于缺少經驗,第一年工廠就嚴重虧損,合伙人紛紛撤資。王煥一按原值把企業接手了下來,并高薪聘請了兩位技術人員。他自己整天圍著設備轉、拿著說明書看、抱著專業書啃。慢慢地,他從“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企業逐步走上正軌,產品不僅打開了市場,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1999年,企業產品獲得了“全國85包裝成果銀獎”,得到了大用戶哈爾濱制藥三廠的好評與肯定。這時候,企業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管制藥用玻璃瓶生產企業之一。當年,企業名稱由滄縣前侯包裝材料廠更名為滄州四星玻璃有限公司。
為滿足高端客戶需求,企業進口了德國的玻璃管生產玻璃瓶。但是,德國玻璃管年年漲價,并且必須提前打款,讓很多中國企業望而卻步。
求人不如求己,德國人可以,中國人為何不行?要造出中國自己的高性能、高品質中性硼硅玻璃,不能再讓人“卡脖子”。王煥一找到國內有關專家,確定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節能環保全電熔維洛法技術,生產中性硼硅玻璃管。
2006年3月,項目開工建設,王煥一放手一搏,投入了全部積蓄,同年年底,生產線開始放料生產。
半年后,投入的全部資金“燒”光了,卻沒有生產出來合格產品。別人的冷嘲熱諷,王煥一可以不在乎,可是,需要繼續投入的資金從哪來?他一邊四處籌款,一邊和妻子商量,抵押了家里唯一的住房。他把公司所有事務交給別人處理,自己守著窯爐,帶著專家、技術團隊,在配方、制造工藝上繼續試驗。
2008年5月,經過兩年多的艱苦研發,中性硼硅玻璃管項目終于試制成功。2009年,企業獲得了科技部的創新基金立項。2011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王煥一也榮獲國家級藥包協會中國醫藥事業突出貢獻獎。四星玻璃獲得了新生,現已成為國家參股20%的股份制企業,領航全國中性硼硅玻璃的生產。目前,企業正在籌建年產10萬噸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生產基地。
中性硼硅玻璃管的成功,讓王煥一認識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隨后,企業還研發成功國內第一條玻璃管自動包裝傳輸系統,實現了藥用中性硼硅玻璃管自動包裝、自動貼標、自動碼垛;成功研制出的茶色中性硼硅玻璃管又是國內首創,生產過程實現全程智能化……目前,企業擁有50項專利。其中,7項為發明專利,另有多項專利正在申報中。
經過多年的發展,滄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科技創新型企業”“河北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產品被國家四部委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銷售到包括哈藥集團、石藥集團、上海醫藥集團在內的全國300多家客戶,并出口韓國、印度、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