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目標
當選擇建設一家數字化工廠前,就一定要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對于玻璃深加工工廠來說,利用各種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靈活的智能倉儲,柔性生產手段,ERP系統,MES系統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貨期,在提升用戶滿意度的的同時,必須要為企業自身創造價值,以達到雙贏的目的。在項目初期更要參與工廠設計,將工藝路線明確。在建設完成后還會遇到新的挑戰,因為工作方式的不同會導致與傳統理念發生沖突,要敢于面對,盡快適應。
其次請明確工廠未的產品類型,公司定位是什么,未來以什么產品為主導。
客戶不同,產品結構不同。對于門窗來說,玻璃相對面積小,玻璃厚度也相對??;而公建項目則大部分面積較大,玻璃較厚,且夾層和異形玻璃占比大。根據所生產的產品不同會針對性的購買適合的設備,這已經是工廠的標準流程了,但如果采用系統連線的方式,就要考慮的更為清晰。
例如工廠如果以生產門窗玻璃為主,同時可以兼顧生產一些幕墻玻璃,玻璃尺寸90%以上在3500mm*2400mm之內,將關鍵設備選定,大致計算一下設備產能,基本匹配就可以了。但如果希望上全線系統,設備全部連線,則必須充分考慮用到TOC瓶頸理論。
2系統的節拍和BUFFER的應用
TOC把主生產計劃(MPS)比喻成"鼓",根據瓶頸資源和能力約束資CapacityConstraintResources,CCR)的可用能力來確定企業的最大物流量,作為約束全局的"鼓點",鼓點相當于指揮生產的節拍;在所有瓶頸和總裝工序前要保留物料儲備緩沖,以保證充分利用瓶頸資源,實現最大的有效產出。必須按照瓶頸工序的物流量來控制瓶頸工序前道工序的物料投放量。換句話說,頭道工序和其它需要控制的工作中心如同用一根傳遞信息的繩子牽住的隊伍,按同一節拍,控制在制品流量,以保持在均衡的物料流動條件下進行生產。
最早的連線方式為切割和磨邊工序直接連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切割的下片工和磨邊的上片工為同一組人員,節約了人力成本。但當切割速度和磨邊速度不匹配時,雖然人力成本降低了,但可能受限于磨邊速度,整體切磨產量降低了。所以當時市面上最多見的是切割機與倒棱機(立式或臥式)的連線方式,生產的大多為8毫米以下的厚度。原因很明顯,倒棱機可以根據不同的玻璃尺寸適應性工作,節拍基本和切割機合拍,且供應商之間沒有軟件相連,實施簡單。但這種磨邊質量只適合與門窗且相對較薄的玻璃。
而大部份客戶所要求的玻璃邊部質量還是需要精磨的,所以雙邊磨邊機是必要的。這就會導致一個矛盾的出現。在切割時,我們需要將不同客戶的大大小小不同尺寸,但同一厚度的玻璃放在一起進行優化,以提高原片的出材率。但磨邊時我們要將尺寸規整的玻璃放到一起操作以減少磨邊機的調整,提高磨邊效率。這樣就會產生矛盾,所以在沒有進行設備連線時,我們按各自原則操作,只是在切割時將玻璃依據分架軟件形成的看板,在下片時進行分片,并形成半成品儲備。
如果希望將切割機和雙邊磨邊機通過系統連線時,那就必然會用到玻璃半成品倉儲系統,俗稱的BUFFER。BUFFER的存在不僅解決了切割機和磨邊機節拍不統一的缺點,還可以通過軟件的設計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事先定義此好切割的玻璃要求雙邊磨邊,在玻璃入庫時入庫機器人將按
倉儲管理原則(如先進先出)將同一尺寸玻璃分配到相鄰的區域,在磨邊機開始工作時,出庫機器人將尺寸同一的玻璃出庫,傳輸給雙邊磨邊機,這樣明顯較少了磨邊機尺寸調整的頻率,提高了磨邊效率。
同樣的,如果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長期生產使用四邊磨倒棱機(客戶接受)
那BUFFER的進出片的原則就是以鋼化爐上片所能裝載的最大量為原則,同時驗證最大片和最小片的尺寸差來保證鋼化質量。我們還可以在BUFFER的出片段增加任何對于工廠有利的設備,如立式加工中心等。在出片機給雙邊磨邊機送片的間隙同時給加工中心送片,由于加工中心的加工節拍很慢,所以只要通過科學的設計,BUFFER的利用將為工廠帶來極大的收益。可以取代了多個工序的上片工,且減少了搬運倒片的各種麻煩。
BUFFER具有中間倉庫的功能,但如果僅僅將其當成倉庫來用,就是大材小用。且應用不好,這個倉庫很快就會被玻璃填滿。BUFFER只是一個小型水庫,通過它可以控制上下序的節拍,使其統一。但是當水庫的蓄水量達到容量的80%時,就是一個很危險的水平了。BUFFER的使用精髓是流動性,就像整流器一樣,雜亂的信號通過它迅速流轉,輸出標準信號。
如果利用多個BUFFER,則可以依據不同的使用原則分別按各工序的核心要素來控制工序的生產,如果中空前增加BUFFER,那么BUFFER的進出片就可以按照在生產計劃設定好的原則執行,首先是配片原則,其次是裝箱原則,或是客戶提出的特殊發貨原則等,只要在計劃階段進行了指令的設計,就可以靈活的進行各種柔性操作。
如果出于成本的考慮,中空線之前沒有增加BUFFER,而且需要鋼化后的玻璃要成對,那么就可以利用鋼化工序前的BUFFER,可能會犧牲一部分的鋼化裝載率,只要計劃階段將原則定義好了,系統基本可以滿足所有的生產需求。
在BUFFER的應用上只是談了自己的一些實際應用體會,拋磚引玉。
3取片系統的優化
原片取片系統,無論是自動龍門取片系統還是其他廠家的整架取片系統,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玻璃傳統的翻轉取片臺可以穩定的,高效的運行,結構簡單,維護費用低。但當玻璃版型變化多,或緊急補片時則反應較慢,而自動龍門取片系統應用起來會更加靈活,但優化后如大量使用同一版型原片時,自動龍門取片系統使用起來則有些浪費。如果可以綜合一下,將是一種更理想的方式,當然,靈活的工藝流程設計,就意味著設計更復雜的生產管理軟件。
4制造執行系統和ERP的關系
MES(制造執行系統)是對ERP的計劃的一種監控和反饋,MES其實是ERP業務管理在生產現場的細化,ERP是業務管理級的系統,而MES是現場作業級的系統。
ERP是一個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共享與利用的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對信息進行充分整理、有效傳遞,使企業的資源在購、存、產、銷、人、財、物等各個方面能夠得到合理地配置與利用,從而實現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MES是對ERP的計劃的一種監控和反饋,很多MES管理軟件都會與工業設備,通過工控技術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再上傳給ERP系統進行業務狀態改變和業務指令處理。進行舊工廠升級或新工廠建設時,一定要將生產執行系統(MES)處于ERP的管控之下,再優秀的MES系統也不能脫離工廠的ERP控制,因為兩者的側重點不同。
無論再優秀的MES系統,也不能實現ERP的全部功能??倳刑厥庥唵?,如異形,或部分外協訂單等,脫離生產系統的管控。所以無論采用多么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當工廠從接收銷售訂單后,應首先進入ERP的管控,適合于系統生產的訂單由系統接管,而特殊訂單可以按傳統模式操作,一直流轉到產成品的收發存。當然最好的方式是MES系統供應商與ERP供應商可以合作為工廠設計流程。
5人員的選擇和培訓
在構建一個數字化工廠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的挑戰。所以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綜合能力。隨著數字化生產,熟練工種逐漸減少,能動性崗位會變多,所以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動性的人,才可以迅速適應并創造價值。
目前企業使用的人,都是玻璃深加工行業工作過很長時間的人,對于傳統企業運作方法已經很熟悉。但新變革下,需要大量復合型人才,而這些復合知識、技能和經驗是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的,企業需要加大對于員工的培訓力度,使得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生產模式。生產經理的主要經歷將放在自我學習和培訓員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