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光伏玻璃龍頭企業福萊特在互動平臺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光伏玻璃在產產能為8600噸,安徽二期項目的另外三條1200噸預計今年陸續點火投產,到今年年底,預計總產能為12200噸。
而在今年的1月6日,福萊特官方還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擁有光伏玻璃產能為日熔化量6400噸。也就是說,福萊特的產能在短短一年時間提升近一倍,不僅鞏固了自身地位,還展示出了想要反超市占率最高龍頭信義光能的決心。
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玻璃市場已經形成了“雙寡頭”格局。2019年我國光伏玻璃市場份額中,信義光能市占率高達38%,福萊特以24%的市占率位居次席,累計市占率就超過了60%,而其他光伏玻璃企業只能爭奪剩下的市場。

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
這種格局的形成有多重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主要有兩點。一是信義光能和福萊特在光伏玻璃領域深耕多年,客戶關系較為穩定,如無太大變動,組件企業不會輕易變更供應商;二是光伏玻璃企業的利潤率并不算高,但對資金要求卻很高,動輒十幾億的投入去爭奪不到40%的市場份額,看起來并不劃算。
但到了2020年,因供需失衡和產能限制導致光伏玻璃價格暴漲,漲幅一度超過了一倍,企業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據信義光能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將達到42.29-47.12億港元,同比增長75%-95%;福萊特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億人民幣到16.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09.20%到131.52%。
這讓很多企業垂涎不已,紛紛宣布斥資進軍光伏玻璃,尤其是玻璃企業。其中不乏旗濱集團和福耀玻璃這樣的巨頭,投資規模都達到了數十億,給兩個企業帶去了很大壓力。甚至在旗濱集團發布公告后,有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會打破目前的“雙寡頭”格局,變成“三足鼎立”,市占率稍低的福萊特肯定會首當其沖。
但是,光伏玻璃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周期一般在12個月以上,在企業紛紛通過擴產爭奪市場的趨勢下,非常重視原材料供應。福萊特不僅收獲了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的長單合同,也在積極擴產。
今年2月16日,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安徽、越南基地兩座光伏新窯爐同步順利點火,日熔化量分別為1200噸和1000噸,把日產能提高到了現在的8600噸,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地位。如在年底把日產能提高到12200噸,將比2020年底提高近一倍。
數據顯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信義光能,2020年底日產能為9800噸,到2021年可達到13800噸。依然高于福萊特,但領先優勢在縮小,增幅也不如福萊特,很有可能會在2022年被反超。
屆時,光伏玻璃市場將會迎來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