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美在沙河。
9月18日至22日,邢臺市第四屆旅發大會將在沙河市舉行。本屆旅發大會堅持“立足全域、注重精品、體現特色”的原則,承辦地沙河市積極加大旅游投入,豐富旅游業態,謀劃實施了九大旅游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即紅石溝休閑生態農場、渡口川文化景觀帶、王硇景區、欒卸銀杏風景區、佛照山景區、紅薯嶺田園綜合體、開發區工業旅游(金沙河面業、鴻昇玻璃、文旅產品展、中國玻璃文化館)、城市旅游(體育公園、乒羽館)、新三川貫通,精心打造一批重要景點、路線,力爭年內創建3A級景區4家、4A級景區1家,同時精心整治沿線環境,精心辦好招商簽約活動,精心組織系列旅游活動,全力推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
推出工業旅游項目
行走在沙河經濟開發區,看不到工廠的煙囪冒煙。這是因為當地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持續升級環保措施,在產玻璃生產線已全部完成了“煙羽消白”工程。
去產能、精深加工、延鏈條、促融合,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玻璃城”的沙河市在玻璃產業提檔升級方面動作頻頻。全市在產玻璃生產線由最多時期的240條減少到現在的20條,累計去產能1.084億重量箱。
沙河市玻璃產業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起步發展、整頓改造、工藝提升和轉型升級4個階段,實現了由“小平拉”到格法、浮法,再到優質浮法的“四步升級”,如今年產值近350億元,是全國玻璃現貨、期貨、大宗商品三大市場定價中心。
以治污促轉型,玻璃產業加快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目前,沙河市玻璃產業深加工率達45%,年消化玻璃原片6400萬重量箱以上,可生產鋼化玻璃、工藝美術裝潢玻璃等1000余種玻璃深加工產品。“沙河玻璃”連續兩年榮登“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區域品牌價值達到145.71億元,位居全省首位。
在本屆旅發大會上,沙河市結合本地產業特色,特意推出“旅游+工業經濟”融合發展項目,其中,以金沙河面業、鴻昇玻璃、特色玻璃小鎮、藝術玻璃等企業為依托,發展多種形式的工業旅游。目前,金沙河面業已被評為3A級景區,正邀請專業團隊進行設計提升;鴻昇玻璃廠區、玻璃文化館等進一步優化完善,文旅產品博覽會展品收集進展順利。
打造精品觀光項目和線路
一道道嶺,一條條川,山水相融,播綠撒翠。
沙河市西部太行山區有三道川,從北到南依次是孔莊川、渡口川、冊井川。三川相鄰,綠林如海,自然風光秀麗宜人。
渡口川文化景觀帶項目是本屆旅發大會的主推項目。該項目位于太行山高速西側,規劃占地面積約2300畝,主要包含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花卉觀光體驗基地、濱河休閑景觀帶、廣陽山老君臺,是集農業、觀光、教育、養生、親子、體育等于一體的現代休閑旅游田園綜合體。秦王湖、桃花源、東五指山、廣陽山……景觀帶內的“太行明珠”風光無限。
特別值得提及的是,位于渡口川文化景觀帶內的“太行大渡槽”。它是沙河市東石嶺水庫干渠上的控制性工程,猶如一道彩虹飛架兩山之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有“華北第一渡槽”之美譽。上世紀70年代,沙河人民硬是靠肩扛、手推、背馱修建了大渡槽,引東石嶺水庫的水跨山而過,不僅解決了山區6萬多人的飲水問題,還使中下游40多萬畝旱地變成良田。如今,渡槽已安全運行45年,旱時灌溉,澇時泄洪,潤澤了千萬百姓的心田。
同時,渡口川文化景觀帶還是沙河市“一城三區四廊”全域旅游發展整體布局中青山綠水度假片區的核心區域之一。
一城,就是將沙河建成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新城。
三區,就是彰顯沙河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優勢,打造青山綠水度假片區、太行古寨體驗片區、田園農林休閑片區3大旅游片區。
四廊,就是堅持把旅游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以交通為軸,串點成線,大力實施“旅游+”新業態,培育工業旅游、山水休閑、生態度假、民俗文化4條產業長廊,按照有特色、有產業、有帶動、有效益的理念,推動沙河旅游業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從觀光旅游向體驗度假、研學旅游轉變。
沙河市打造的兩條“百里畫廊”,一條西起蟬房鄉、東至白塔鎮,另一條北起御路村、南到王硇村,是集交通運輸和旅游觀光于一體、彰顯人文特色、展示秀美風光的旅游觀光精品線路。兩條“百里畫廊”串起當地最亮麗的風景名勝,以及眾多歷史悠久的傳統古村落。石亭、木亭、長廊、蒙古包、烽火臺等景觀設施,如粒粒寶石散布其間。
實施農業生態旅游項目
本屆旅發大會主會場設在紅石溝休閑生態農場。該農場由河北寶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面積2.5萬畝,計劃建成以休閑旅游為方向,以科技為依托,以度假、求知、觀光、采摘為載體,逐步發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示范園區。
“沙河有個紅石溝,滿眼都是紅石頭,地不收,路難走。”這句順口溜是昔日紅石溝的真實寫照。經過10多年深耕,荒涼貧瘠之地已變成綠樹溝、致富溝,春來百花齊放,夏至山水消暑,秋到瓜果飄香,冬臨銀裝素裹。前不久,紅石溝休閑生態農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農場投資5000萬元的不老莓果酒體驗工廠基本完成。“紅石溝”品牌薄皮核桃、桃、草莓、葡萄、櫻桃還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
與此同時,沙河市還打造了紅薯嶺田園綜合體項目、佛照山景區項目、欒卸銀杏風景區項目、王硇景區項目等一批“旅游+現代農業”“旅游+美麗鄉村”項目,以旅游帶動周邊村民脫貧致富。謀劃實施了以“新三川貫通道路建設及綠化美化項目”為代表的精品道路,建成后將打通渡口川至柴關川的農村道路“最后一公里”,構建起旅游交通大環線。
以舉辦旅發大會為契機,沙河市大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新建大型公園3個、小型游園20個、綠道綠廊12.2公里,體育公園主場館已經完工,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7%。一個生態文明宜居宜業的城市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