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原片價格大幅上漲是因為環保核查?環保部門表示不背這個鍋!4月底玻璃原片的價格就開始出現大幅上漲,截止8月中旬,漲幅已經達到50%,突破1900元/噸,直逼2000元大關,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玻璃原片價格大漲的呢?玻璃原片高價對產業鏈會產生哪些影響?上漲行情會延續下去嗎?對此,我們簡單做一些分析。
首先,玻璃原片價格上漲原因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決定商品價格的關鍵因素包括供求關系、成本。從供求關系看,首先原片生產企業對本輪行情啟動存在準備不足的情況(通常玻璃價格在8月份會有10%左右的上漲,且和房地產金九銀十的周期基本保持一致),導致庫存下降較快,據統計,很多企業在7月底庫存比一季度高點少了大概80%左右,這是原片價格大漲的關鍵,其次,4月份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后,房地產、光伏等行業的需求強勁。從生產成本看,玻璃原片的主要生產原料砂巖、純堿價格都有不小的漲幅,導致原片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而原片生產企業勢必會轉嫁成本,從而傳導到下游玻璃深加工企業。而且還有一個情況也不能忽視,那就是原片生產廠家之間的抱團明顯也更緊密了。
其次,關于環保核查導致玻璃行業產能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玻璃生產工藝能耗高、污染物排放也比較重,但是從技術門檻看卻并不高,因此環保部門對這個行業是重點監管的,實際上2014年就在行業開展了環保核查工作,關停淘汰落后茶能,而后來隨著華北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形勢日趨嚴峻,在2+26城市出臺更為嚴格的行業排放標準并從2018年6月30日起開始實施,這樣一來,一部分無法承擔環保成本(比如煤改氣、比如脫硝脫硫成本等)的企業就逐漸被淘汰了,加上不得新增產能,所以從供給看,的確是受到了限制。但是這種影響在2019年就顯現了,而不是今年才開始,而且這種落后產能的淘汰有利于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和效益,最關鍵的卻是并不會減少產能(很多行業都存在這個情況,多家小企業的產能其實都抵不過一家大企業)。因此,這個鍋去年讓環保來背還說得過去,今年還讓環保背鍋就不對了。
再次,原片價格大漲會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下游深加工企業不虧錢的局面很有可能結束(其實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早就該結束了)受影響大的基本都是一些小型加工企業(大型加工企業往往都有自己配套原片生產企業),可能會有一些企業倒閉或者被收購,因此價格大漲某種意義上會促成行業的洗牌。其次,原片價格大漲未來可能會促成下游企業之間不得不抱團取暖。目前看,上有原片企業在產業鏈中占有比較強勢的地位,從報道看,很多企業的訂單都排到了明年,因此原片價格雖然目前漲幅已經趨緩,但接下來還會漲,可一直漲下去,下游肯定有受不了的時候,那個時候聯合就會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