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中國建材所屬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柔性可折疊玻璃工業化生產在蚌埠啟動。這是在玻璃新材料領域又一項“卡脖子”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標志著安徽創新發展和蚌埠硅基新材料產業再次取得重要成果。
2019年開始,凱盛科技集團緊跟電子信息產業柔性和可折疊發展趨勢,利用自身在柔性觸控玻璃的科研攻關和產業化能力,整合旗下各企業優勢,自主研發出高強度柔性玻璃配方以及減薄、強化、切割和成型等加工新技術,生產出30-70微米厚度的主流規格超薄柔性玻璃,實現產品連續20萬次彎折不破損,彎折半徑小于1.5毫米,主要性能指標和參數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形成了國內唯一覆蓋“高強玻璃—極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國產化超薄柔性玻璃(UTG,Ultra Thin Glass)產業鏈,打破國外壟斷,從源頭上保障了中國信息顯示產業鏈安全。

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的攻關成功,是繼2018年生產出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玻璃,2019年下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浮法8.5代液晶顯示玻璃基板后,2020年又取得的一個重大“卡脖子”創新成果。這項成果凝聚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心血,也是凱盛科技集團全產業鏈合作的成果,這將成為目前世界領先的玻璃新材料全產業鏈技術和產品。產品量產后,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把蚌埠打造成中國的柔性玻璃、可折疊玻璃、顯示玻璃之都。
據悉,凱盛科技集團在今年年初確定了以玻璃新材料為核心,發展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應用材料的戰略規劃, 1至7個月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6%,利潤同比增38%,為疫情防控、做好“六穩六保”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共蚌埠市委書記汪瑩純代表蚌埠市委市政府向柔性玻璃工業化生產正式啟動表示熱烈祝賀,向中國工程院彭壽院士及其研發團隊,向所有參與柔性玻璃攻關的科技人員和參與生產的全體員工表示衷心感謝和親切慰問。汪瑩純希望凱盛科技集團再接再厲,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同時也希望柔性玻璃量產以后,能夠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應用空間,實現科技創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柔性和可折疊是顯示產業發展趨勢,可以使信息顯示終端更加便攜和功能多樣化,眾多終端廠商均在向折疊領域投巨資開發新產品。UTG具備超薄、耐磨、強度高、可彎折、回彈性好等特性,被認為是柔性折疊蓋板重要的新發展方向,國內外知名企業均在積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