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間工人正在加工制作一次性防護口罩。
3月9日,安徽天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門前,安保處工作人員對記者進行了登記。
“走,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口罩生產線。”在測量體溫、消毒過后,公司董事長田文格向記者發出了邀請。
一家玻璃制品企業怎么會生產口罩?帶著這樣的疑問,本要采訪企業復工復產近況的記者,進入廠區里的口罩生產車間。
“我們是一家專門做玻璃制品的企業,2月12日,成為我市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田文格告訴記者,“當時,疫情形勢十分嚴峻,為了緩解防疫物資緊缺的現狀,我們決定利用手頭資源,投資幾條口罩生產線。”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為了生產口罩,公司以高于市場10倍的價格購買了4條生產線及相關物資,花費約500萬元。2月21日,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田文格說:“從產生想法,到購買設備、找貨源、注冊登記營業執照等,僅僅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點焊耳帶區、待檢區、成品暫放區、切耳帶區……口罩車間里,新上的機器轟鳴轉動,工人們身著統一的藍色防護服,戴著口罩和帽子,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
質檢區,新員工朱少靜坐在桌前,對成品口罩質量進行檢測,發現瑕疵產品會一一剔出。“我就住在工廠附近,經過培訓上崗,現在負責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廠里每天上午下午兩次消毒,進出都要測量體溫和消毒。”朱少靜說。
雖然沒有生產過口罩,可田文格信心十足。“得知我們要上口罩生產線,政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田文格說,“在網上遞交申辦營業執照后,僅用了一天的時間,營業執照就辦到手。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還專程趕赴合肥,為我們的產品做了質量檢測。”
“目前,生產線日產一次性防護口罩近50萬只。”田文格表示,企業復工率90%,上崗員工近300人,產能恢復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