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玻璃產業特點
1.1、國內第二大玻璃產能聚集地,產能僅次于沙河
過去十年間,平板玻璃產量前四的省份始終沒變,河北、湖北、廣東、山東的合計產量占比基本在45%-50%范圍內浮動,牢牢占據著國內玻璃產業的半壁江山。分省份來看,過去十年間,河北省始終是平板玻璃產量第一的省份,而湖北省的產量增速最高,2019年的年產量較2010年增長了約96%,遠超其他三省的產量增速。湖北省的產量占比也從2010年的不足7%躍升到了2019年的11%左右。
2019年湖北省的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三,略低于廣東省。但從產能來看,自17年底以來,隨著湖北兩家平板玻璃生產企業沙洋明弘和石首瀚煜置換產能的釋放,湖北省的平板玻璃產能已經超越廣東省。2019年湖北省產能達到9930萬重量箱,超過廣東省的9870萬重量箱,目前湖北省已經是國內第二大的玻璃產能聚集地。
1.2、外銷依賴度較高,依托長江水運優勢輻射半徑大
雖然從各省份的建筑業玻璃消耗量來看,湖北地區在四大省份中的消耗量最大,且消耗量占本省產量的比例也最高,但這并不代表湖北當地對原片的消化能力強。由于玻璃原片必須要加工成各種深加工產品才能用于建筑業,因此對原片的消化能力要看當地的深加工行業。河北建筑業對玻璃消耗量非常少,在之前本地深加工產業未發展起來時,原片對外銷的依賴度極高,隨著近年來本地深加工率逐漸提升,這一狀況才有所好轉。而湖北雖然本地建筑業對玻璃消耗量相對較高,但由于深加工率不高,因此也很依賴外銷,目前外運比例在50-55%。
此外,依托長江水運價格優勢,湖北地區玻璃銷售半徑更大,可延伸至華東、華南甚至東北地區。目前湖北原片銷售中船運比例大概在30-40%,水運成本只相當于汽運的1/3-1/2。
1.3、生產線條數少而單條產量大,產能利用率明顯高于河北
不同于沙河地區玻璃企業生產線條數多,單條產量小的特點,湖北地區玻璃生產線條數少但產量大,且普遍較新。截至1月31日行業未出現限產前,湖北省全部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有20條,無一冷修,全部在產,產能利用率達到100%。2019年全年湖北省僅有一條生產線(荊州億鈞二線)因窯爐窯齡到期在1月份放水冷修,并且在四個月后即點火復產。從生產線壽命看,湖北省20條生產線中有18條都是在2013年之后點火的,玻璃生產線持續運行的時間通常在8-10年,也就是說這些生產線還未到窯齡到期需要放水冷修的時候。其余兩條生產線雖然窯齡已經比較長,但也一直在產,并且據我們了解,2020年也沒有冷修計劃。
而與之相對的是截至1月31日,河北省59條生產線中有15條生產線處于冷修狀態,產能利用率僅有74%,在四個主要省份中最低。從生產線運行時長看,河北省放水冷修的這些生產線均是在2012年及之前年份投產的,確實到達了理論冷修的時間。從統計來看,這些生產線中最早的是在2014年就放水冷修,此外,2017年有7條生產線在11月份集中放水冷修,2019年也有4條生產線冷修。玻璃生產線從放水冷修到復產理論上四個月左右即可完成,但這些生產線在冷修之后并沒有再度點火復產,即便是在市場環境較好,生產利潤高企的時候。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大玻璃聚集地近年來面臨的環保監管壓力迥然不同。
1.4、湖北玻璃產業面臨的環保停限產風險和壓力均小于河北
河北省乃至全國玻璃產能最集中的地區為邢臺市的沙河市,目前其玻璃在產產能占全國12%以上。邢臺市的大氣質量常年居于全國倒數,環保壓力非常大。目前沙河地區的30多條生產線中,仍有三分之二使用煤制氣,其余三分之一使用天然氣。煤制氣在燃料中的成本最低,但污染較大,隨著2017年排污許可證核發以及2018年環保稅的推進,煤制氣產線成為環保高壓區。近年來,沙河地區也成為了環保督查的重點地區。為了治理空氣污染,針對沙河玻璃相關企業和行業的措施層出不窮,從對玻璃企業的限產、停產,到深加工企業的限電,再到公路運輸的限運、限行等,這些措施均對當地玻璃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近年來對沙河玻璃供給端影響最大的事件有三個,一個是17年11月份沙河率先執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導致當地9條浮法玻璃生產線被關停,占全國在產產能的5.2%左右,目前該事件中被關停的生產線中仍有7條處于冷修停產狀態;第二個事件是18年8月份沙河再次要求無證企業關停,有證企業全年限產15%,涉及停限產產能占沙河地區產能的30%以上,雖然最后并未嚴格執行,但在恐慌情緒下,沙河當地廠家報價也出現大幅上漲;第三個事件是19年6月邢臺政府發文要求沙河地區停產6條燃煤生產線,導致19年下半年圍繞停產事件炒作不斷,推升了市場情緒和玻璃期現價格,由于停產實施難度較大,最終只停產了兩條窯爐本就到期的生產線,19年11月邢臺政府再度發文,不再要求幾條生產線停產,改為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整體來看,在空氣質量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沙河地區玻璃產業將持續面臨來自環保政策的不穩定因素。
在沙河地區持續受到環保限產事件擾動之時,湖北玻璃企業生產始終穩定,幾乎沒有受到環保監管的影響。湖北省不在“2+26”的環保督查重點區域內,且空氣質量較好,雖然環保在查,但基本不會影響生產。此外,目前湖北玻璃生產企業主要采用低硫石油焦作為燃料,污染較小,并通過安裝環保裝置達成煙氣排放指標。低硫石油焦的成本較煤制氣略高但低于天然氣,湖北缺乏煤炭資源,而天然氣由于缺少配額,無法保量,在湖北也難以形成大規模工業使用。整體來看,未來湖北玻璃產業面臨的環保停限產風險和壓力均要小于河北沙河地區。
1.5、近年來湖北和沙河兩地現貨價差收窄,部分時候甚至出現倒掛
國內玻璃市場區域間廠家報價差別較大,其中南北地區價差尤為明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地區的燃料結構、原料成本、人力成本以及供需結構存在差異。沙河歷來是國內玻璃價格的洼地所在,一方面是因為其成本較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沙河當地玻璃深加工產業的消化能力不夠,需要通過汽運將原片大量外銷到華中、華東甚至是華南地區,由于汽運費用較高,只能壓低出廠價。
而近年來這一狀況有所轉變,湖北地區在某些時候甚至取代了沙河的價格洼地位置??梢钥吹?,17年底以來,沙河和湖北同一交割品級的玻璃原片現貨價差較之前有所收窄,部分時候湖北的價格甚至低于沙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沙河地區近兩年大力發展玻璃深加工產業,深加工率在不斷提升,目前已經能夠達到40%,外銷比例整體趨于下降,本地消化能力變強使得廠家壓價對外傾銷的壓力得到緩解;其次,由于環保壓力大,近年來沙河廠家生產成本中的環保投入大幅提升,目前環保裝置運行費用占成本的比重在3-5%。此外許多生產線改為燃燒天然氣或者煤氣混燒,燃料成本也在增加;再次,沙河原片廠家頻繁受到環保停限產的擾動,而湖北地區生產始終穩定,我們上文提到的影響較大的幾次停限產事件均使得當時沙河地區的廠家報價大幅上漲,導致與湖北價差迅速縮窄甚至出現短暫的倒掛。
1.6、兩地價差收窄疊加水運優勢,近年來湖北玻璃對沙河外銷構成一定沖擊
相較河北,湖北地區玻璃產業兩大優勢就是運輸優勢和環保壓力小。之前沙河地區的貨源由于價格低廉,即便加上昂貴的汽運費用,依然在其他市場有競爭力。因此對周邊市場的輻射范圍非常廣,尤其發往華中、華東市場的貨源量較大。而隨著湖北地區產能持續增加,逐漸成為第二大的玻璃聚集地,加上兩地價差收窄使得湖北玻璃原片的競爭性變強,也對沙河地區的貨源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首先,近年來沙河貨源已經很難進入湖北市場;其次,湖北依托水運優勢,輻射半徑更大,貿易流向可達華東、華南甚至東北地區,從而擠占了一部分原本屬于沙河的市場。
湖北疫情對當地玻璃產業影響分析
2.1、庫存大幅累積,現階段玻璃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倉儲問題
玻璃原片生產企業由于其生產特性,24小時不停產,持續運行8-10年,因此不存在節后復工的問題。目前包括湖北在內的全國各區域生產企業也都已經上班,以安排人員值班為主,維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轉。而受疫情的影響,各區域的下游加工企業普遍還未開工,由于長途公路運輸未放開,目前各區域的玻璃廠家出庫都是以短途運輸或者本地倒運為主。各區域間的玻璃貿易流動基本停滯,貿易商采購積極性也較低,補庫進度緩慢。
現階段玻璃原片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倉儲問題,部分生產企業前期緊缺的原燃料通過積極協調,目前已經有所緩解,暫時沒有停產壓力。但是由于出庫不暢,生產廠家庫存普遍大幅累積,庫容壓力很大。部分企業自上周開始執行限產,還有部分之前沒有限產的企業也在考慮執行主動限產以延緩庫存上漲的壓力。
2.2、產能龐大疊加外銷依賴度高,目前湖北、河北兩地廠家受疫情沖擊最大
截至報告撰寫日,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已經有五家玻璃企業執行了限產政策,限產比例在15%-30%之間。執行限產的企業中三家是湖北企業,其余兩家是河北企業。這主要是因為河北和湖北兩地的產能龐大,而本地深加工率不高,原片對外銷依賴度較高,因此物流受限對兩地玻璃原片廠家的沖擊更大。
據了解華東地區廠家倉儲狀況目前尚可,東北部分廠家海運集裝柜的運輸情況也還可以,本周出庫已經有所增加,而西北廠家出庫雖然是以短途運輸為主,但產能較小,且一直是以本地消化為主,疫情也不嚴重,本周出庫環比也已有所增加。而華南地區如廣東省的玻璃深加工產業發展較為成熟,本地消化能力強,原片需求端還有15-20%的缺口要從其他地區補足。整體來看,現階段河北和湖北的原片廠家庫存壓力最大,如果庫存繼續累積,許多廠家將面臨爆庫風險,預計后續或有更多廠家實施限產或進行保價移庫。
2.3、疫情過后,短期沙河和湖北的現貨價差預計會明顯收窄,甚至再度倒掛
玻璃80%以上的需求來自房地產行業,而建筑施工行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且多數存在工作場地開放、工作環境衛生條件一般等缺點。此外,對于多數工程項目而言,用工密集、工人戶籍地構成復雜等特點也會加大對工人統一管理的難度。房地產建筑施工的復工預計會晚于其他行業,如果2月下旬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3月份需求開始逐步復蘇,建筑施工業真正恢復正常預計要到4月份。而湖北地區作為疫情重災區,預計下游深加工企業和建筑施工業的復工要晚于其他省市。在本地深加工消化能力短期跟不上的情況下,湖北玻璃原片只能更加依賴外運。但由于疫情嚴控,目前湖北對外的長途公路運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銷售占比達到30-40%的水路運輸也受到重創,部分港口對湖北船只采取嚴防措施,不允許靠岸。對湖北省的防控放松時點預計要晚于其他省市,整體來看,在整個疫情階段,兩大玻璃產能聚集地中,湖北省玻璃原片企業面臨的脹庫風險還要更大一些,后續企業比例預計也會高于河北地區。
目前各區域的玻璃現貨企業還在挺價運行,價格較年前基本沒有調整。主要是目前廠家現金流還比較充裕,而且覺得現階段在物流受限、下游無法補庫的情況下,現貨價格調整意義也不大,目前廠家主要還是以做好倉儲工作為主。但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區域間貿易開始流動起來,而湖北地區無論是本地下游復工還是對外運輸的恢復均要晚一些,原本屬于湖北玻璃原片的外銷市場在短期內預計會被沙河所擠占,也有助于沙河地區玻璃廠家更快地緩解其庫存壓力。而對比之下,湖北廠家的庫存壓力能夠得到緩解的時間點要更晚,在疫情期間的庫存累計壓力也要更大。一旦疫情防控放松,預計會通過低價甩貨的方式來增加出庫,屆時,短期內沙河和湖北兩地的現貨價差預計會明顯收窄,甚至湖北再度取代沙河的價格洼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