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鄭商所“非農品種產業基地年度考核評審會”在鄭州舉行,17家PTA、甲醇、動力煤、鐵合金、玻璃企業代表參會。據了解,今年5月,44家產業企業成為鄭商所首批服務實體經濟產業基地,通過產業基地的示范帶動,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對期貨的認知和應用都有了明顯提高。
普及期貨套保理念 與客戶實現共贏
“根據多年的經驗及對市場的理解,我們運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將風險管理與日常生產經營相結合。”新能(天津)能源有限公司市場策略研究主管王笑天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作為交易所服務實體經濟產業基地,公司除了利用衍生品工具提升自身經營能力外,還以交易服務商的角色,利用產融結合為上中下游客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優化甲醇貿易,與產業鏈客戶實現共贏。
“通過合作套利、套保,對外培訓指導,我們提升了產業客戶對衍生品工具的認識。尤其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我們以自身操作案例現身說法,讓上中下游客戶真正認識到利用衍生品工具的重要性。”王笑天說。
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晶科技)期貨部負責人焦勇剛表示,產業基地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責任,首先要提升自身運用期貨工具的能力和水平,這樣才能更有說服力;其次要提高服務產業的能力。作為產業基地,金晶科技今年先后組織了幾次基于玻璃、純堿產業鏈的調研以及針對品種的行情研討會等,在行業內尤其是山東地區上下游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
為解決產業鏈風險管理的痛點,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黏性,記者發現不少產業基地圍繞上下游市場開展深層次的市場調研和交流。“作為產業基地,今年公司組織了上游礦山及錳礦貿易商、下游鋼廠的調研走訪,幫助部分錳礦貿易商有效降低了下半年錳礦價格下跌帶來的虧損,并通過期貨手段進行風險規避;幫助部分合金廠調整原材料錳礦的采購節奏,基本不留原材料庫存,隨產隨買,很好地控制了生產成本,也降低了經營風險。”內蒙古普源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期貨部負責人王浩說。
除了傳統的套保理念外,不少產業基地還不斷向產業鏈企業傳遞期現結合的新思路。“公司這幾年來始終堅持從期現結合出發,尋找期現偏差較大的機會,將基差交易和對沖的理念應用到玻璃現貨市場,使玻璃生產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河北正大玻璃副總經理龐溥軍表示,截至目前,河北正大玻璃20家貿易商中有19家已在利用期貨套保;公司的深加工客戶中,有9家企業將期貨工具用于生產經營,其中有5家企業在第四季度貨源緊張的情況下,從期貨市場買入了自己生產所需的平板玻璃。
滿足個性化需求 提供專項定制服務
在評審會上,不少產業基地表示,未來逐步提供一對一、有針對性的定制服務是大勢所趨。
在焦勇剛看來,期貨交易策略的生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了解整個產業鏈狀況以及外圍的影響因素。“未來要把市場培育活動的鏈條繼續拉長,分別再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如加入前端石英砂等企業的走訪,后端加入門窗、地產等企業的走訪調研,呈現整個行業的全景狀況。行情研討會也要根據區域和受眾群體的差異,設置有針對性的議題,如針對產業客戶,增加期現結合等方面的內容,針對個人投資者增加交易經驗交流等內容,增強互動性。”焦勇剛稱。
記者了解到,目前,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面臨著對期貨市場片面認識、想參與卻無從下手、風險恐懼、專業人才缺乏、運作經驗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僅靠偶爾參加行情會議獲取碎片化的期貨知識,很難提升其參與意識。針對這一點,與會人士表示,產業基地需要走進企業組織專項培訓。
“走進企業開展現身說法式的培訓推廣,我們愿意把好的經驗、好的模式與產業鏈企業分享。對企業進行專項的培訓,可以幫助其擺正位置,建立期貨運作體系,進而有效利用期貨工具。”與會人士稱。
在會上,伊泰集團期貨業務負責人張帥坦言,動力煤期貨上市6年以來,參與企業不斷增加,但參與交割的企業真正實現正確套期會計記賬的幾乎沒有。在前期期現結合操作的同時,公司一直在與審計機構、財務專家探討期現結合套期會計記賬的方案模式與經驗。
“參與期貨市場的實體企業中,國有企業較多,套保業務的實際效果最終需要體現在財務報表中,期現業務能否被認可、業務規模能否擴大,套期會計記賬影響很大。”張帥表示,伊泰集團渤海公司作為產業基地,向市場參與者培育動力煤套期會計記賬是公司2020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公司計劃通過3—4場培訓會,初步培養1—2家套期會計記賬樣本企業。
在與會企業看來,產業基地建設是一個長期不斷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提升的過程,也是一項需要交易所、經紀機構、產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工作。未來期現市場各方也將進一步豐富活動類型,提高活動受眾群體的針對性,提升活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