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峽大壩壩上庫首秭歸縣,有一家全球光學玻璃5大規模生產廠家之一的企業。作為三峽庫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代表,這家企業走了條什么樣的綠色發展之路?11月12日,記者走進國內第一家進入光學玻璃行業的民營企業——湖北戈碧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追光起舞,兩大產品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戈碧迦公司坐落于秭歸縣九里工業區,是集專業生產、研發光學玻璃及光電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光學成像、光電信號傳輸、光電存儲、光電顯示屏等領域。其“高端水晶工藝玻璃”與“H—k9L光學玻璃”兩項產品成為細分領域的行業“隱形冠軍”。
“創新發展是我們核心企業文化。”公司總經理虞國強介紹,因為不斷創新發展,戈碧迦擁有授權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公司因此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湖北省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
創新也將戈碧迦推向了行業新高度:擁有全球同業中目前單臺產能最大的全電熔冷頂窯爐,其產能、質量、技術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光學玻璃全電熔熔煉窯爐、全氧燃燒技術等關鍵技術處于全球行業內領先水平。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冕牌系列、火石系列、鑭系玻璃等100多種牌號的光學玻璃產品系列,在光學玻璃新材料領域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戈碧迦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銷售收入達到近2.3億元。
創新發展,實現三次產業轉型升級
其實,早在2009年之前,戈碧迦便穩居高端水晶工藝玻璃市場占有率的全國第一。但預見到傳統玻璃產能過剩的趨勢,該公司未雨綢繆,在將企業遷至秭歸的同時,開始進軍光學玻璃,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從入駐秭歸的第一天起,戈碧迦便開始“兩條腿走路”:在繼續保持水晶玻璃高端市場絕對領導地位的同時,重點開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環境友好的光學玻璃及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
從水晶玻璃到光學玻璃,兩字之差的背后是一道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歷經3年的技術攻關,2012年戈碧迦自主研發的光學玻璃產品正式投產,快速占領市場。
2016年開始,戈碧迦第二次轉型向產業鏈下游延伸,開始生產光學型件棒材,2018年光學型件棒材銷售收入已達7000多萬元。2018年以來,戈碧迦分3次投資12億元,成功研發戰略性產品光學車燈非球面透鏡,成為戈碧迦第三次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項目。行業領跑者戈碧迦正在不斷拓展“一塊玻璃”的邊界,向生物醫學、光纖通訊、紅外激光等產業發展方向創新“突圍”。
政府培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我們不斷領跑、追光的過程中,是宜昌市委、市政府與秭歸縣委、縣政府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虞國強介紹,市領導多次到公司調研,了解企業實際困難。協調解決企業專用電問題,保障新項目順利投產,并協調戈碧迦同廣汽公司的市場對接,幫助公司新產品打開銷路。
民營企業生產光學玻璃,戈碧迦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光學玻璃制造屬于小眾寡頭壟斷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進入新領域,對戈碧迦公司的光學玻璃研發創新能力、熔制光學玻璃設備制造創新能力都提出很高要求。戈碧迦從零起步,擁有一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的人才隊伍尤為重要。但作為山區縣的工業企業,招聘人才、留住人才,曾經是一件“頭痛的事情”。
了解到企業的發展瓶頸,秭歸縣委、縣政府主動作為,挺身而出為企業“分憂解難”,提供條件優越的人才公寓,解決員工“安家煩惱”。同時,在引進人員孩子就學、家人就業等方面給予支持。戈碧迦現在擁有4名研究生、60名本科生的創新人才隊伍,成為企業在市場浪潮中不斷乘風疾行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