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賺錢嘛,不但不做,而且我告訴你,偶然一兩項東西賺到了錢的時候,我也不要,扔出去。”
“今天我在這里忽悠一筆錢拿到那邊賺了多少億,那是富豪,不是企業家,我更喜歡做一個企業家。”
面對記者“為什么不做其他行業”的提問,曹德旺的回答一如往常般鏗鏘。
把工廠從福建小鎮建到全國多地,再到世界多國,他走了很遠的路,又似乎巍然不動,始終在自己的玻璃世界里,且聽風吟。

他因個人累計捐款超110億元被媒體稱為“中國首善”,也因大膽敢言而被多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期,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則又讓他備受熱議。
對于這些他皆泰然處之,“那些錢對我來說沒用,是‘贅肉’。”“曹德旺跑了?我家在福清,能跑到哪里去?”“我光明磊落,人家說要拍我就讓拍,拍到什么就可以用什么。”

對話在福耀集團的一個玻璃展廳里進行,光影的折射讓他的粉色襯衫分外惹眼,也讓鏡頭前的他更加通透直率。他從自己的第一桶金講到政商關系、民營企業發展障礙;從《美國工廠》談到高端制造以及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思考。40后獨有的家國情懷,在他身上形成一種堅如磐石的價值觀,讓“硬氣”成為他身上最鮮明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