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為眾多企業轉型變革開出的一劑"良方"。對于企業來說,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核心,就是要推出大眾需要的好產品,真正能滿足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日用玻璃器皿民營經濟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新時代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之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次思想大解放,徹底破除與新時代要求、高質量發展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勢。如何練好日用玻璃器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功?本人赴江蘇、上海、安徽、山東、浙江等地玻璃器皿工廠就“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管理水平”課題進行了走訪,企業在現階段發展中既面臨所有民營企業共性問題,也面臨企業特有的一些困難,需要企業練好內功,多方合力共促發展。筆者認為,玻璃器皿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思考以下幾大要點:
一是戰略規劃和實踐的能力。很多中小玻璃器皿企業幾乎是沒有戰略的,即使有,很多時候也是假大空的形式主義。在沒有把戰略很好地規劃分析之前,這些戰略只是個口號而已。即使有些企業有了一定的戰略也很難落地實施,因為缺乏強大的監督能力和組織的執行能力。企業的戰略不是畫餅充饑,它需要我們通過分析和規劃,形成一個我們可以踏踏實實落地的行動方案。所以我們玻璃器皿中小企業要去學習戰略分析和規劃的能力,當你有了戰略方向,并不斷的為之付出努力,才能帶領企業更好的發展。
二是提升科學管理方法的能力。科學的管理很重要,沒有精益化管理,企業的成本越來越高、內耗越來越嚴重、效率也越來越低,最終導致企業無法持續發展。很多人把管理當成一種所謂游戲化、個性化的東西,往往按照管理者自身的經驗來理解管理,這都是極大的誤區。隨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新的管理理論不斷更新,系統性的管理方法多元化模塊也日趨增加,傳統的管理方法將逐步被時代所淘汰。
三是思維存在局限性的突破能力。未來知識就是財富,每一個企業領導者都需要不斷地重塑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真正有效的管理知識。即便是一些已經做大的日用玻璃器皿企業也缺乏這種集團化、國際化的管控體系和能力,所以導致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四是績效管理機制的完善能力。在績效管理機制里面,績效薪酬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傳統績效管理的著眼點在“績效考核”,焦點是如何訂立高目標、如何分解目標、如何提煉選擇指標、考核之后如何評估、如何處理考核結果等。而我認為,最好的績效管理應該先著眼于“利益平衡與激勵分配”,不是為了考核而考核,因為員工不努力沖刺目標,考核做得再漂亮、再完善也沒有多大價值。這個過程中績效管理的不足就造成了人員的流失,優秀的人才進不來,團隊的創新能力就不足,所以企業的發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五是技術水平的創新能力。有些中小玻璃器皿企業缺少創新的機制和原動力,企業的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都需要創新,企業又受到其借助外力的多種自我約束。所以很多企業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地加以復制改良,而缺少了創新的基因。
在交談中,日用玻璃器皿企業家在練好企業發展內功方面都有共同的感悟和思考:“企業要生存要發展,根本在激發和釋放自身能量,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一定要靠創新來驅動。很多企業對創新的重要性已經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對搶抓創新高地、練好企業發展內功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有些日用玻璃器皿企業基本已經拋棄了原來的粗放型經營生產模式,而轉變為通過加強精益管理、加大改造投入、進行技術創新的內涵型增長。有部分受訪企業認為缺乏公共技術平臺的支撐是技術創新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因此,新時代要實現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應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兼顧。在經濟效率上,主要把投入產出效率改變為經濟發展的可靠性、產品質量序列的提升、高技術投入密度的提高和產出的高附加值增長上。轉變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率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近幾年來,日用玻璃器皿企業在轉型升級、清潔能源的推動下,從環保治理、裝備升級、管理改善、品質提升、標準化等諸多方面,整體玻璃器皿經濟的技術含量有所上升,但要轉變到全面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保持中高速、高質量發展上來,仍大有可為。在當前這個快速多變的時代下,變化已成為常態,但對于日用玻璃器皿企業來說,卻要在多變中尋找不變,那就是持續堅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堅定不移地構建創新驅動的體系,堅持"產品領先"的突破口,借助效率驅動和全球經營,不斷持續性的尋找與時代同行的機會和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