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域鋼化技術
區域鋼化玻璃是指玻璃通過不同區域的不同加熱或冷卻,使得玻璃獲得不同鋼化效果,即某些區域為全鋼化,某些區城為半鋼化。這種玻璃的好處是一旦玻璃破碎,兩種鋼化區域的碎片不同。利用這一鋼化原理制作的汽車前風擋玻璃在破碎時,由于區域鋼化部分的碎片較大,可以保持駕駛員有一定的視野,但是又不對駕駛員造成傷害。

二、超薄玻璃鋼化技術
所謂薄玻璃,主要指厚度小于3mm的平板玻璃或其他形狀的玻璃。鋼化薄玻璃的應用市場廣闊,以前因加工困難,成本高,主要用于電子工業制版玻璃。目前,隨著技術進步,成本得以逐步降低,在建筑、汽車、電器照明等領域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冷卻介質和玻璃表面之間的熱交換強度對鋼化玻璃過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薄玻璃的鋼化方法主要有化學鋼化和物理鋼化?;瘜W鋼化的優點是強度高、熱穩定性好,產品不受厚度和幾何形狀的限制,變形很小,無自爆現象,鋼化后可再次進行切割加工;缺點是生產周期長、成本高、碎片與普通玻璃相仿、安全性差。物理鋼化方法中的液體介質鋼化法、微粒鋼化法和氣體介質鋼化法即風冷鋼化都可以鋼化薄玻璃。
三、微粒鋼化技術
微粒鋼化玻璃就是用固體微粒作冷卻介質通過微粒與玻璃的接觸將加熱至軟化點附近的玻璃快速冷卻,使得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中間形成張應力的一種新的生產技術,固體微粒在一種被稱作流化床的設備內上下托浮運動。一般固體微粒的運動是垂直向上的,當周圍氣流發生變化時,微粒會隨氣流向側邊運動,微粒也隨浮力的大小上下浮動,浮力大時顆粒上升,浮力小時顆粒下降。因為上述種種微粒運動的情況,所以微粒對玻璃的冷卻是瞬間的和隨機的接觸。即微粒隨大部分氣流上升,側面接觸玻璃,冷的微粒與熱的玻璃進行熱傳遞,玻璃接觸微粒的部分被局部冷卻,此部分再向內傳播,內部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向外傳遞,并加熱了周圍氣體,熱氣體推動微粒離開玻璃表面,新的冷的微粒補充上來繼續冷卻玻璃,如此往復,使得玻璃最終冷卻到一定溫度。
四、氣體鋼化技術
利用氣墊作冷卻介質和床面進行玻璃鋼化是物理鋼化技術的另外一個研究方向。氣墊鋼化玻璃原理是利用高熱值氣體配以一定比例空氣燃燒產生的高溫氣體,經過特制的噴嘴噴射到被加熱的玻璃表面,對玻璃進行加熱,氣體同時像一層墊床托浮玻璃在床上通過邊部傳動摩擦輪行走,玻璃加熱到軟化溫度附近,通過傳動裝置快速進人冷卻設備,該冷卻設備也是一種帶噴嘴的氣墊裝置,使玻璃在其上通過傳動裝置運行和快速冷卻玻璃。氣墊鋼化的特點是可以進行超薄玻璃鋼化。
五、低輻射玻璃鋼化技術
在鋼化爐內,傳統上輻射熱來自安裝在鋼化爐頂部的電加熱元件。然而,當對特殊鍍膜玻璃進行鋼化時,這種工藝方法就不適用了,因為鍍膜玻璃的兩面對熱輻射的吸收和反射不同,即玻璃的非鍍膜表面熱輻射率較高,可有效地吸收熱量,而鍍膜那面具有較低的熱輻射率,而且熱輻射被反射,除了輻射傳導外,在玻璃上下表面總存在著自然對流,熱交換不一致,結果導致玻璃板面溫度分布極不均勻,未鍍膜的玻璃表面溫升過快,造成玻璃板發生彎曲,引起白霧、光斑、膜層脫落、光畸變、波浪等典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