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以“造夢·遼闊宇宙!(Hail Technology!)“為主題的2019小蠻腰科技大會——全球移動開發者大會暨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中國廣州開幕。
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智能怎么真正地賦能產業,會給一個行業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在會上講述了聯想在人工智能賦能下產生的新變化,分享了聯想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改造其他行業領域的故事。
賀志強說,要想讓產業互聯網真正提升各個產業的效率,最核心要有數據,但是產業互聯網的大數據有特別的要求。“首先是廣義的大數據,包括跟生產線、供應商、搜索的整個廣義的大數據。第二是高質量的數據,第三是所有這些數據未來要能夠反作用于整個產業鏈。”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賀志強
據賀志強介紹,聯想內部推出了“數據湖”概念,將所有數據放在大平臺上,包括供應鏈、工廠、信息化、客戶數據等,通過分析數據湖,反過來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去作用于研、產、供、銷、服的最關鍵的環節。
聯想一年要生產近七千萬臺筆記本電腦,過去的做法是由拉長在開工兩小時前提前到達生產線,安排哪個小時生產哪個設備,哪個工人安放在哪個生產線。
那么人工智能給生產線帶來了什么變化?賀志強說,他們去訓練機器能夠做自動化的排產,通過訂單數,客戶等多維數據,用增強學習的方法來來訓練機器模型。一個月前,排產系統替代了拉長的人工操作,總產量提升了18%,過去一天只生產27000臺筆記本電腦,現在能生產34000臺。排產的時間也從一到兩個小時減到了十分鐘以下,這是數據智能帶來的實在好處。
賀志強說,因為覺得數據智能不能只服務于互聯網公司,而應該服務于各行各業。從2016年開始,聯想將數據服務研發團隊推出去服務客戶,聯想首先選擇了汽車行業,在聯想的幫助下,一家車廠通過人工智能來識別每一個車的螺絲的松緊度是不是一致,提升質量的穩定性。
據其介紹,聯想投資了產業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和創業公司,其中一家中科院的創業公司就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了產業中的一個巨大痛點——手機玻璃屏檢測。
全中國每年大概要生產20億塊玻璃屏,玻璃屏檢測非常難,檢測工人需要在藍色光環境下去抽檢,但這種環境對眼睛傷害極大。這家創業公司使用大型激光器表面檢測的技術去檢測和分辨細節,也包括其中很難檢測到的瑕疵,不同的是他們使用的是人工智能的技術,這項技術背后依靠的是聲、光、電、機、算法一起來創造的數據。如今這套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在生產線大規模部署,實現了100%的檢測率,效率比人工提升了20倍,更重要的這項技術保護了工人的眼睛。
“數據智能雖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這種改造一旦完成,企業就會誕生無窮無盡的力量。”賀志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