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蘋果頻頻和“玻璃”較勁。兩年前落成的蘋果新總部“甜甜圈”大樓耗資50億美元采用了全球最大的玻璃幕墻,據說因為圓形所以對于玻璃成型精度要求極高,精度達到0.88毫米的曲面玻璃,每一塊都造價不菲。最近剛剛問世的蘋果iPhone 11系列,采用磨砂紋理玻璃后蓋,宣稱“智能手機中最堅固的玻璃”,也成為賣點。另一個蘋果與玻璃有關的事,是蘋果最近再向精密玻璃制造商康寧公司投資2.5億美元,加上早前蘋果投康寧的2億美元,目前蘋果對康寧的投資已經提高到了4.5億美元。
蘋果為什么要加碼投資康寧,玻璃對于蘋果、對于下一代的5G手機究竟意味著什么?
關于玻璃,有什么玄妙?北京交通大學光電技術研究所教授徐征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決定玻璃“高下”的有兩個部分:一是配方。參數配方不同會導致玻璃的硬度、耐力、脆度等不同。二是成型。目前有兩種成型方法,一是以康寧主導的溢流法,二是以旭硝子等主導的浮法玻璃。從業界來看,康寧的溢流法所制造的玻璃一直是領先的。
“目前,在手機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玻璃,手機蓋殼、玻璃基板、玻璃背板等。而5G手機的測試中,如果采用金屬背板會導致信號被屏蔽,所以采用玻璃和陶瓷背板就成了選擇。再加上手機未來的薄型化和彎曲化等需求,對玻璃工學的要求必然進一步提高。所以掌握上游的‘玻璃話語權’就有了很高的商業價值。”徐征說。
對于玻璃、顯示等被手機企業高度關注,彩虹電子玻璃研究院副院長王答成此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這與近幾年顯示追求全屏顯示(只留聲控區)、邊顯(3D屏R部分顯示)和曲面屏、柔性及折疊屏的技術路線有關。
事實上,蘋果重視玻璃并非近幾年才開始。蘋果公司和康寧的合作始于10年前,在第一代iPhone推出時,蘋果就通過技術輔助、人力和資金注入來助力康寧做出了iPhone和iPad玻璃面板,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蘋果讓手機顯示從塑料屏幕進入到玻璃屏幕時代,從前面使用玻璃到前后使用玻璃的“三明治”設計,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蘋果所創造的智能手機時代,玻璃是重要的功臣之一。
2017年5月,蘋果CEO庫克宣布啟動10億美元的先進制造基金,用于投資與蘋果產品產業鏈相關的企業。盡管有分析稱該蘋果制造基金主要是“獻禮”于“美國先進制造業回歸”的要求,但從蘋果自身以及產業長遠發展趨勢來看,更深度地介入到上游產業鏈已經成為手機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玻璃有著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造型設計效果,前后采用玻璃的“三明治式”設計曾讓蘋果獨領風騷,但其易碎性卻也被果粉們詬病。因此,如何突破易碎性就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剛剛問世iPhone 11系列,磨砂紋理的后蓋玻璃就成為了賣點之一。因為在玻璃中加入一些沙子或硫酸等化學藥品,通過壓縮機噴的高壓氣流打到玻璃表面,形成了磨砂紋理玻璃后蓋,更漂亮也更為堅固,蘋果宣稱,這是“智能手機中最堅固的玻璃”。從磨砂玻璃到曲面玻璃、折疊玻璃,關于玻璃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蘋果在這次增資的新聞稿中表示,康寧位于肯塔基州的哈羅茲堡生產線已經成為兩家公司10年來合作的一部分,成為追加投資的重點,每一代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的玻璃,都在這里生產。而且這一次的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系列手機所使用的新材質玻璃面板也要歸功于康寧公司的出色技術。
在未來,倘若玻璃和陶瓷將比金屬背殼在信號傳輸上有優勢,替代金屬成為5G的必須選擇,那么造好玻璃,就不僅僅是手機“顏值”的需要,也是性能的必選項和差異化的需要。如果是這樣,那么以更多的資金加碼于全球最好的玻璃企業康寧,進一步掌控上游的玻璃資源,就成了蘋果的戰略部署之必須。
如今,蘋果的硬件創新力和市場影響力越來越依賴于上游。剛剛發布iPhone 11系列,盡管被庫克稱為蘋果歷史上最出色的手機,而且也是蘋果史上最耐摔的手機,但是它不是5G,而且同樣發熱,甚至被稱為“暖寶”等問題依然被詬病。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蘋果手機依然采用英特爾的基帶芯片,高通的基帶芯片供貨尚需時日,所以“發熱”“非5G”“信號不好”就成為無奈的選擇。相比于三星、華為等競爭對手,蘋果在5G時代到來之際,嘗盡了“缺芯”的尷尬,現在和未來蘋果不希望有“缺屏”、缺玻璃之憂。
如果玻璃是5G時代手機的重要“戰略”物資和未來打造競爭力的重要要素,那么先下手為強,加碼于全球最好的玻璃企業,控制上游資源,就很好理解,也在所不惜了。況且對于全球市值過萬億的企業,也不缺錢。相信玻璃之后,蘋果還有可能向上游的產業鏈繼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