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荏苒。說起“走出去”的故事,一幕幕如電影般在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腦中閃過。
“要走出去,首先必須搞清楚:你拿什么走出去,有沒有這個實力?你還要搞清楚:你能為投資地帶來什么利好?你更要搞清楚:你走出去是不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的掌門人,日前,曹德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既造福投資地,也惠及世界
2016年10月,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因一家中國公司的到來變得格外熱鬧。福耀集團投資6億美元在此建造的全新工廠竣工投產,這是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單體工廠,有雇員2500人。
經過2年多的運營,福耀美國公司已成為當地最大的制造廠之一,同時也是代頓地區最大的雇主之一。美國本地汽車廠商的訂單不斷涌入,這個工廠仍在計劃擴張,雇員人數在不久的將來預計仍會增加。
然而就在2年前,這座面積達160萬平方英尺的工廠還漆黑一片,沒有一點生氣。這里曾是通用汽車的工廠,2008年金融危機后,通用關閉了這座工廠,此后一直閑置,工人們大部分失了業。
James Reid是代頓當地居民,過去就在通用工廠工作,2015年1月,他加入了福耀美國公司,從一名普通生產操作工開始,現在已經成長為管理著200多名工人的生產經理。“我們有許多機會,大家都有上升渠道,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歡這份工作,”Reid表示。
當地人還用特殊的方式歡迎福耀的到來。他們把福耀美國工廠生產的首片汽車擋風玻璃收藏在博物館里,將福耀美國工廠所在的路段命名為“福耀大道”。
福耀在代頓的投資,不僅帶來了生機活力,也正在引領著當地經濟的復蘇。當地媒體這樣評價福耀:中國制造業企業將生產帶入美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希望。
時至今日,福耀在美國已形成從玻璃原片、汽車玻璃制造、玻璃包邊、設計服務、銷售為一體的全供應鏈、全流程模式,并保持持續盈利。至今,福耀集團對美投資總額已超過7億美元,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美的最大投資。
2019年4月10日,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大使考察福耀玻璃美國工廠時表示,作為一家來自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福耀成為美國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帶動了當地其他相關制造業行業的發展,福耀在美國的運營充分展示了中美開展互利經貿合作不僅造福兩國,而且惠及世界。
是順勢而為,也是必然選擇
“走出去”進行國際化發展,對于福耀集團這樣的行業龍頭而言,是順勢而為,也是必然的選擇。
2000年,中國正式加入WTO,與此同時,中國玻璃企業在國際上遭遇反傾銷調查。面對不正當競爭手段,福耀拿起法律武器,積極追求商業公平,最終打贏了中國入世后的第一例反傾銷案,為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探索了一條道路。
在此之后,福耀的國際征途進入了快車道,先后與奧迪、寶馬、奔馳、通用、大眾、豐田、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合作,提供同步設計及OEM產品。
2010年以后,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及全球化發展的需要,福耀先后在俄羅斯、美國、德國布局生產基地,通過制造、服務、銷售全方位“全球化”,更深地進入世界市場的大海中去。
福耀在海外的第一項重大投資在俄羅斯。2011年,應德國大眾汽車的要求,福耀投資2億美元在俄羅斯卡盧加州建設工廠,這是福耀走向海外的第一個生產性企業。在俄羅斯工廠的竣工慶典儀式上,時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發來賀信,他表示,福耀集團在俄投資項目的建成,不僅對卡盧加州的經濟發展,而且對俄羅斯全國的汽車生產企業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福耀俄羅斯生產基地已成為福耀產品出口歐洲的“橋頭堡”。
2018年底,位于德國海爾布隆的福耀歐洲公司新廠也竣工投產。作為福耀國際化重要戰略布局之一,該廠不僅能夠零距離地為寶馬、奧迪、大眾等歐洲傳統汽車品牌提供玻璃增值服務,還能對接德國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工藝,從而持續引領汽車玻璃行業。現在一片片福耀玻璃正從這里源源不斷地供應到德、英、意、瑞等國家的汽車廠。
2019年,福耀收購德國老牌汽車零部件公司SAM資產,它的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鋁亮飾條,該收購有助于提升福耀的汽車玻璃集成化能力和產品附加值,更好地為汽車廠商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增強與汽車廠商的合作黏性。
目前,福耀已經在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韓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產銷基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型跨國工業集團,汽車玻璃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5%。
“全球化是所有企業的終極目標”,曹德旺告訴記者,企業不斷壯大以后,必須國際化,才能實現它的價值,才是一個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