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來,南海新區的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銷量節節攀升,同比上升25%,依靠科技實力實現了穩健成長。
這樣的成績,在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在德看來是理所當然。


6月12日,走進明池玻璃的生產車間,3條全自動化汽車玻璃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全速生產。整個生產線上只有幾名工人在操作,幾乎每道工序都是在機械手的操作下完成。
“以邊窗生產線為例,以前一條生產線需要50個人,用16秒生產一片玻璃,現在只有8個人8秒鐘就可以生產一片。”劉在德列出的一組數據,讓外行人也能立馬看出全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效率。


從50人到8人,從16秒到8秒,生產效率的提高得益于企業對機器換人的執著,對科技創新的堅持。從2015年開始,明池玻璃先后拿出2億多元投入到科研和技改中,淘汰老舊耗能設備,大手筆進口自動化設備,完善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目前企業擁有5條日本坂東玻璃預處理自動化數控生產線,2條瑞士百超玻璃預處理自動化數控生產線,4條絲網印刷生產線。
除了舍得在上檔升級上投資,明池玻璃還有一套近乎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企業不僅獲得了汽車行業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還通過了上海通用汽車特有的電子化質量系統認證。在明池玻璃,進出企業所有原輔料和產品都是條碼管理,質量管控過程實現分層審核,快速反應。
在這樣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把關下的汽車玻璃質量到底有多好?在企業力學實驗室做的兩組實驗,給“汽車玻璃明池造”蓋上了個“免檢章”:一顆227克的鋼球從2.5米高處自由落下,相當于10公斤的沖擊力瞬間砸向玻璃,玻璃沒有絲毫裂隙,完好如初;在生產車間,從生產線上隨便拿出一塊汽車玻璃,一個體重180斤的工人站在上面,玻璃毫發無損。


過硬的產品質量,不僅使明池玻璃連續4年成為上海通用一級供應商,同時,還成為了一汽、五征、福田、重汽等多家汽車企業的主要供貨商,其中福田汽車80%的車用玻璃都由明池玻璃供應。
“我們今年計劃再投資3000萬元,進行設備、軟件的更新。”企業生產效益一路向好,劉在德也乘勝追擊,將自動化生產線進一步擴大。
如今,明池玻璃已經是中國商用車汽車玻璃最大的供應商,每天都會有一萬多塊汽車玻璃從這里運往全國各地。
不久前,明池玻璃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美國通用的工程師來企業實地考察,這將是明池玻璃能否被列入美國通用潛在供應商名單的關鍵一環,如果通過審核,明池玻璃將獲得海外供應商資質,參與通用全球項目的競標。“這要是成了,產值能翻上一番!”劉在德說。